第48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怕勉強也就夠得上三線規模吧。
但是在德國確實算得上大了,也是為數不多幾個能看到高樓林立的城市之一。大部分德國城市的規模都不大,還沒什麼高樓,一般的標誌性建築就是教堂。
在高速路上開車時,只要遠遠看到一個教堂的尖頂,不用問,你要不就是到了一個城市,要不就是靠近了一個小鎮。
另外德國城市、或者說歐洲城市都有一個非常普遍的特徵,那就是新舊劃分。只要是有點歷史的城市都會有新城和舊城之分。
大部分是以一條河或者一條路為界,一邊是原來的老城區,另一邊則是現代化的新城。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既可以充分保留城市的歷史面貌,同時也不影響城市未來的規劃。
但不管是新城區還是舊城區,都被管理得井井有條,乾淨、整潔是常態。而且和國內正好相反,越是小的地方就越乾淨越整潔。
洪濤前幾輩子不止一次到過歐洲,其中德國來的次數最多。這倒不是他對這個歐洲大國有什麼特別愛好,只是因為很多國內航班來歐洲時都把法蘭克福當做終點站,要不怎麼說它是歐洲的重要交通樞紐呢。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洪濤對德國瞭解的比較多,也理解的比較多。相對而言,他更喜歡這裡的城市規劃,總結起來的就是一句話,城鄉發展平衡。
德國的城市和農村生活水平相差很小,很多小鎮和鄉村甚至比大城市的生活水平還高。這一點從建築物、出行方式、生活設施上就能體現出來。
沿著德國的高速路行駛,你會發現德國城市是一個連著一個,隔不遠就有一座,但面積都不太大,人口也不太多。而在城市之間,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小鎮或者叫村子。
這些地方的房屋也很規整,道路也很發達,超市、銀行、醫院、中小學校應有盡有。各家各戶除了工作和城市裡的人不太一樣之外,站在一起,假如不穿節日傳統服裝,外人基本分不出哪個是城市人、哪個是農村人。
一個國家到底富裕不富裕,其實不用看造了幾艘航母、扔上去幾顆衛星、修了多少條高鐵,這些資料都是虛的。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到這個國家的農村裡去轉一轉,看看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差距,然後就可以大致下結論了。城鄉差距越小,這個國家就越富,反之則越窮。
1007章 超速
洪濤的班機抵達法蘭克福時是早上六點多,機場離市區還有十多公里遠,他根本就沒打算去法蘭克福,第一目標馬超的爺爺家,大概位置是慕尼黑南邊一個叫羅塔赫埃根的小鎮。
怎麼去慕尼黑呢,其實坐火車最方便,機場裡有賣各種火車通票的,孩子還免費,可以省不少錢。租車稍微貴一點,每天不算油錢差不多要七八十歐元。
但洪濤還是選擇了租車,因為這個羅塔赫埃根離慕尼黑還有幾十公里遠,那邊到底有沒有長途車,機場服務檯裡的大姐也說不清楚。
在機場服務檯拿到了租車公司的電話,經過確認之後定了一輛寶馬x5,預算直接提高到了一百歐元出頭。
這倒不是洪濤主動挑貴的,而是被逼無奈。普通車型不提供兒童安全座椅,只有豪華車型才有,還是免費的。洪濤真忍不了免費這個詞兒,有便宜不佔王八蛋,貴點就貴點吧,空間還大呢。
“都吃下去,誰也不許剩!咱們什麼時候能到馬超爺爺家還不知道呢,路上可沒吃的,餓了就忍著!”
利用等待送車的時間,洪濤帶著三個孩子在機場餐廳裡先吃了一頓早飯。可能是餐廳的手藝有問題,也可能是自己點餐的水平有問題,孩子們對這頓很德國的早餐好像都不太感興趣。
“叔,我爺爺會像老祖一樣好嗎?”近鄉情怯,這句話不光適用於成年人,連小馬超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