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王爺的身後進了府,待三王爺站穩之後才大唱一句,“請四縣縣令夫人林吳氏接旨。”

挺著肚子的吳岱栂正要跪下接旨,就聽太監來了一句,“皇上說了,允許林吳氏在有身子期間站著接旨。”

在場的人聽著無不驚訝,包括拿著聖旨來的太監在宮裡聽到皇上這句話時,驚得一身汗,這是何等的榮耀,天大的恩賜,…宮裡最受寵的妃子也沒有過這樣的待遇。太監就算有再多的驚訝,也不敢說皇上做的不對。吳岱栂聽著太監的話後,想了想便也沒中跪下,恭敬的站著聽旨。皇上的聖旨內容讓吳岱栂聽得有些發暈,文言文什麼的著實不易懂,得想上一想才能懂得其中的含義,大概的內容是林吳氏的提議很不錯,朝廷會全力支援,要什麼直管開口,由三王爺和工部從旁幫忙,工部的人只負責記錄,若他們有其他的行為,直管跟三王爺,三王爺有生殺之大權。

饒是京裡就知道過來做什麼事的工部眾人,聽到聖旨後仍是冷汗淋淋,若說他們一點僥倖心理沒有,那便是騙人的,他們雖不知過來具體做什麼,但大抵知道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事,若不然朝廷不會如此重視,他們也盼著有能像京報那樣的成就,可誰想到剛到這裡便讓跟著一起來的聖旨弄了個下馬威。工部的人看著吳岱栂的眼神,就沒那麼友善了。

聖旨裡最主要的一條便是,封了吳岱栂一個不大不小的官,此官可不是京報那種在朝廷裡沒有實權的官,而是實打實的工部裡的一個小官,在吳岱栂看裡其實就是掛了個羊頭,對於他來講沒多大的用處。吳岱栂不是本朝第一位身為娣做官的人,但卻是第一位握著一些小權的娣。之前的娣,多為記錄類的官。接了旨之後,吳岱栂看向三王爺,他挺想知道這個小官能做啥。下人麻溜的給太監拿了賞錢,又給工部來的幾位大臣倒茶水招呼著客人。

三王爺端起茶輕泯了一口,“你那小官,雖說沒有生死之權,卻也能讓知府以下的官員在大牢裡轉上一轉。”吳岱栂驚訝的微張著嘴,在他看來能管得了知府的官已然是大官了,第一次當官的感覺,倒讓他有些飄飄然。三王爺看著吳岱栂的樣子,嘴角勾了勾,然後接了一句,“也就是在你所管轄的範圍之內,知府以下官員犯了錯才行,若是超了範圍,你可就沒有權管。”

吳岱栂想想便明白三王爺的意思,瞭然的點頭,他也就是在家裡得瑟一下,真讓他做什麼處罰,他也沒那個氣魄,當然若真惹急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明日貼個公告,我們便開始著手做所有的準備工作,原本我只是想找一個村做試點,可今年四縣受災著實嚴重了些,若動作不快些,有幾個村的村民怕是要餓死。”

“救濟的錢款問題你不用擔心,那些貪了的官員若是吐出來,倒也放他們一馬,若是抱著僥倖心理,覺得他們不會有事,那就等著掉腦袋吧!”三王爺說話時嘴角帶著笑,可是讓聽著的人都泛起了冷意。吳岱栂倒沒覺得如何,只是點了點頭,可是跟著三王爺一起來的工部眾人卻一個個僵直了身體,他們此時有些後悔跟著來了。現在後悔已然來不及,吳岱栂和三王爺商量了一下,他現在還需要很多的東西,且越快越好。工部的人員立刻派上了用場,這些人就算沒有什麼手藝,但卻知道在哪裡能找到好的東西,好的手藝人。

有了這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