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官面文章,粉飾臉面,那就很可悲了。而更可悲的是,這種環境下往往會讓國人變得不相信自己國家的‘話’,而百分百的去相信外國人的‘話’。

似乎粉末太平,給自己臉上擦粉的勾當,就只有中國人會幹一樣。國家的文字資料都特麼是假的,外國的文字資料就是最最真實的史實。這種國家公信力的喪失,是上輩子紅朝社會一切不穩定的根本原因。這也是最最可怕的喪失!

陳鳴對於石碌鐵礦,還有鴻基煤礦、鴻基港的發展還是比較滿意的,南洋水師的剿匪工作進行的也比較給力,只要能完成預定目標就行。

真正讓陳鳴感興趣的是遷移到鴻基城與港口的明鄉人。

這些人是大陸“三藩之亂”時候退入安南的遺民。當時****的鄭經部隊節節敗退,在大陸已無法立足,鄭在雷州半島的統治岌岌可危。三千多忠於明朝的遺民迫於無奈,在鄭明將領陳上川、楊彥迪、鄭懷仁等率領下,搭乘五十艘戰船遷入當時由高棉人【柬埔寨】所控制的下高棉(今日越南南部)地區,隨後清朝固守中原,南明覆闢無望,這些移民於是在越定居。明鄉人原稱明香,意指明朝香火。

如今陸續遷入鴻基城區域的明鄉人已經有六七千人。這些人多會說粵語和越南語,其中一些大家,也就是讀書人,還會說一口官話,這些人的遷入極大的緩解了鴻基城人手緊張的局面,而且裡面不少人成為了翻譯,也加快了陳漢與安南人的交流。

同時一個叫天賜的人派人到鴻基港,聲稱自己是港口國的土王,乃是當年與陳上川、楊彥迪、鄭懷仁等人一塊南下的玖的後人,願意獻土歸化中華,只是他的港口國剛剛被一統暹羅的華人國王鄭信所佔領。

魯山現在還有一個蘇祿王呢。這傢伙看樣子是要留在魯山過年了,只是他身邊的那個蘇義還有幾個近臣,倒是已經回了蘇祿。陳惠還給蘇義封了一個外交部特使的頭銜!

鴻基城送到的信件中有厚厚的一紮資料,詳盡的描述了何為港口國,那天賜又是怎麼丟掉的港口國。

三藩之亂被康麻子平定後,天賜的祖上莫玖因不肯屈從清朝統治,於是背井離鄉,移居柬埔寨,時間與陳上川、楊彥迪、鄭懷仁差不多同期。不久就得到柬埔寨國王的寵信,被委任管理該國的商賈事務。

莫玖在柬埔寨一段時間後,感到寄人籬下,一旦失勢,便難以安身立命。於是莫玖為了自保起見,便收買柬埔寨王的寵姬倖臣,使之向國王說情,讓莫玖治理湄公河三角洲的坎意思即是港口。

後來莫玖避免與安南篡黎自立的莫登庸的家姓相混淆,便在自己的姓上加上“邑”字旁,成為“”氏。家向安南廣南國阮氏稱臣,獲授河仙鎮總兵一職,實際上卻是割據政權。

四年前,暹羅遭受緬甸入侵,大城王朝滅亡,王族昭翠等逃到港口國,請求天賜幫助他們復國。然而當時的鄭信暹羅新王已起兵驅逐緬甸軍,成為暹羅新國王,為了消滅大城王族,鄭信要求天賜交出流亡的王族。天賜有心助昭翠復國,便派水師對曼谷水域窺探虛實,不料遭遇颶風,無奈返回。天賜後又派戰船攻打暹羅,但並不奏效,反而因為瘟疫而倉促撤回。隨後港口國發生了兩起內亂,天賜雖然平息了內亂,卻也使港口國元氣大傷。而鄭信卻剛剛平定了國內的割據勢力,銳氣正盛。今年鄭信派兵進攻港口國。天賜率軍民與之相持。但因暹羅軍手裡有從歐洲購來火炮,使港口國無力抵抗,天賜向廣南國求助,但廣南國又發生了西山起義,未予援助。於是天賜逃到嘉定(今越南胡志明市),港口國被暹羅侵佔。

與這份資料一塊送到陳鳴手中的還有鄭信的資料。鄭信,吞武裡大帝,陳鳴就不用看了。這人他知道的。梁啟超的《殖民偉人傳》中,位列第一位的就是鄭信。那本書實際上是純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