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樑上的田地後,我哭鬧了幾天想要在“龍灘”上邊挖一個小魚溏,結果他們都不同意。

三歲多的我硬是自己扛上點種用的小鋤頭每天去刨坑,準備效仿“愚公移山”來個“愚童挖湖”。後來連燕兒兄妹和哥哥們都被我動員成功,跟著我蠻幹了十來天后,大人們被我們幾個孩子鬧得沒法,最後還是遷就了我,準備給我挖一個比原來山地上方的水溏還小些的水溏子。

不知道大人們後來是怎麼想的,或是受到山地上方那個小水溏的啟發,反正後來家裡在外公和舅舅們的幫忙下,費了大半個月的功夫,在這個“龍灘”的位置上挖出了現在這口兩米多深,兩畝來大,長條狀的大山溏,而這山溏成了山坡下方那些田地的專用供水池。

因為受“龍灘”地本身地形的侷限影響,整個山溏看上去頭大尾小,雖然才兩畝來大,可是全長也有六十多米,靠箐頭上最寬的溏面有三十多米寬;離我們家門口三十幾米遠這方是尾部,尾部最窄處只有七八米寬。

在山溏挖好後,爺爺他們在山溏靠小箐的一方挖了一條可以引入山箐水的進水溝,在靠我們家大門這方留了一個出水口,接著還又在山溏出水口的下方挖了一條深寬都半米左右的水溝,水溝在山樑上迂迴環繞經過每塊梯田和山地。

這山溏不知情的人不細看,還會誤以為就是一個梯田形狀大長深的水田。其實山溏裡邊常被我們放進各種亂七八糟的魚苗,因為我本身也不太懂養魚,這幾年也並沒看到關於養魚的農書,所以山溏裡有鯽魚、草魚、細甲魚、花鰱魚、白鰱魚、鯉魚。。。。。或是不知道名字的魚,反正只要是在河裡抓到了小魚我們就死命的往裡放。

這三年來我和燕兒每天都會很負責的,扔些菜葉米糠之類的進去餵它們,而在餵食的時候也都能看到品種不同的魚兒來搶食,這一兩年我們幾個孩子還時不時的拿著我用繡花針做成的土魚杆去垂釣,飯桌上也時常能出現上鉤的山溏魚,自我總結了一下,覺得自己這非常不專業的養魚應該算是成功了。

大人們也是知道這些情況的,所以每次需要放水去灌地的時候,他們就會用上大伯特意編的竹摺子擋在出水口處,因為編得很細密,所以連比指頭還小的魚苗也不會被流出去。

。。。。。。。。。。。。。。。。。。。。。。。。。。。。。。。。。。。

每天練完功後帶著燕兒視察完菜園的五畝地,然後到路邊再觀察一下山樑上田地的大概情況,緊接著會進到家裡四處轉一圈,最後去存放鹽菌的庫房中檢視一番。幹完這些後,才能安心的開始每日的磨陽工混日子,這些是這幾年我無意中養成的一種習慣了。

好像這樣之後,心裡的一點空缺能得到填補,讓我能有種安全塌實的感覺。但更多無聊的時候,我會想,也許我只是真的太無聊了;又或許只是為讓自己小小的虛榮心能得到滿足?唉,我自己都有些搞不太清楚,反正每天就這樣幹了。

其實也許只是因為自己太無聊了,當小孩子當得快發黴了,開始要瘋了。嘿嘿,我裂了裂嘴角,有些無奈的在心裡調侃著自己。

唉,只希望在接下來自己真正爆發時,家裡的大人別太驚異懷疑就行。這些年我可是對什麼都裝著很好奇,還很努力啃書和學習,到時懂得太多,應該也不會顯得太怪才是吧?

邊天馬行空的瞎想著,邊裂了裂嘴角往小箐方向看了看,已經九點多鐘了,但這條通向寺廟的路上,目所能及的地方都還是看不到無心的身影。

唉,無聊的撇了撇嘴,習慣性的往三十多米開外的家門口走去。

~~親們,新書寶寶明天中午2點後上首頁的強推榜,沒有辦法收藏的親下週都可以直接去上邊找喔,方便收藏和投推薦票的親,求你們支援一下下票票。如果對文文有什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