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親王大人,您不能再手軟了,必須得壓下他們的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伊藤博文冷哼道:“你讓親王大人如何下手?陸軍部的那些好戰分子可都是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給撐腰的!”
眾人頓時沉默,如果說別人帶頭鬧事還好辦,可是偏偏是這個明治天皇的親兄弟能久親王背後鬧騰。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生於京都,是伏見宮邦家第九子,仁孝天皇之猶子。明治維新時,被幕府奧羽越列藩推舉為東武天皇。戍辰戰爭遭薩摩藩長州藩聯軍擊敗,被朝廷指為“朝敵”後來被軟禁在京都,敕令削髮出家。明治三年(1870年)獲特赦並還俗,赴普魯士軍校深造。
返國後任大*師團長,甲午戰爭立下大功,升近衛師團中將。
表面上明治維新獲得了成功,幕府倒臺,實際上國家政權、經濟命脈還是掌握在〖日〗本的各個藩王勢力當中。〖日〗本各地的實力派末代藩王直到1920年以後才陸續去世,在這之前,各個藩王的影響力左右著〖日〗本政局。例如伊藤博文、井上磐等是長州藩藩臣,陸奧宗光、黑田清隆是薩摩藩藩臣和藩士家庭出身,樺山資紀是紀州藩士等。像伊藤博文等明治九元老來自〖日〗本各個藩王帳下的藩臣、藩士,他們對於各自的藩王像對待明治天皇一樣的敬重。可以說,〖日〗本的藩王此刻雖然沒了藩王的名頭,但是實力卻堪比美國的州長。而能久親王則控制著佐渡、伊豆等十二個藩王效忠於他,實力強大。
能久親王這個東武天皇內心深處並沒有放棄〖日〗本天皇夢,他的種種行為都表明他野心不死,但是明治天皇和熾仁親王等在沒有足夠至能久親王於死地的證據前,是不敢動能文親王的,很多時候只能忍氣吞聲。
這種政治手段,伊藤博文、黑田清隆等人都明白,因此也就不便深問。
“至少第四師團的折損可以讓能久親王的力量被削弱,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還得謝謝〖中〗國人。”
第四師團又稱大俊師團,是能久親王經營多年的嫡系部隊。熾仁親王對於第四師團的折損並不太放在心上,這也是他最終沒有阻止陸軍部派第四師團增援奄美島的原因之一。
黑田清隆說道:“奄美島孤懸海外,是控制九州的跳板,這次清帝國海軍打殘了第四師團,破壞了能久親王的大計,倒也算是一件好事。”
外相陸奧宗光頓時咳嗽了一聲,道:“我想我們是不是跑題了?”
熾仁親王當即笑道:“外相說的是,現在是一致對外的時間,咱們自己內部的問題,已經是次要的了。”
眾人紛紛點頭同意,畢竟對付能久親王和清帝國二者比起來,顯然後者是當務之急。
黑田清隆說道:“這次我們損失很大,丟了琉球群島,第一師團和第五師團全滅,第四師團損失過半,海軍損失了四艘戰艦,十幾艘運兵艦,直接人員和物資損失高達兩千萬日元(200萬英榜)。”
熾仁親王嘆口氣,道:“沒有像樣的海軍,我們這次的損失也只能幹受著,清帝國不會賠償我們的!”
樺山資紀這才說道:“早知道損失這麼多,鼻初還不如多買幾艘像樣的戰艦回來,也不至於讓清帝國海軍如此囂張!”
這話放在以前,肯定會遭到眾人一致的反對家數落的,但如今事實擺在面前,不由得他們不認。
黑田清隆垂頭喪氣的說道:“經過此事後,我會勸說內閣和政府加大對海軍的投入,我們必須加快重建海軍的步伐,將來討回這筆血債。”
樺山資紀頓時眉飛sè舞,聽到這話他實在太高興了。甚至〖日〗本海軍損失四艘戰艦和十幾艘運兵艦給他的不快也因此被掩蓋了。
陸奧宗光問道:“當務之急。我該如何向天皇陛下和國民們交代,列強們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