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德軍要做得逼真一些,讓協約**隊以為對面的德軍不堪一擊,因此故意在一些重要部位,例如機場佈置了大量的假目標給協約國的飛機空襲和炮擊,造成德軍火力不足的假象,引誘協約**隊從他們的陣地裡出來。
戰爭開始之後3個小時,英法空軍就開始轟炸德軍各個野戰飛機場,並深入德國縱深地區進行轟炸。德軍在西線附近的43個飛機場遭到轟炸,但大多數都是假目標。而德軍在一些隱蔽地區秘密修建的新的野戰機場都躲過了英法空軍的襲擊。
到2月3rì中午之前,德國空軍已損失了1200架飛機,其中800架被炸燬在機場上,但90%都是假目標,其他多數都是無法修復的飛機,專門給英法空軍炸燬之用,真正的德軍飛機實際上在前幾天夜間就已經轉移了。
從英吉利海峽到瑞士邊境的廣闊戰線上,已經進行了好幾個小時的浴血戰鬥,而很多德軍還不知道這是德軍高層的引蛇出洞之計,以為德軍被英法聯軍打敗了,他們當中相當一部分產生恐慌和潰逃,雖然令德國統帥部很不滿,但是卻讓英法聯軍更加確信德軍主力不在這裡。
………【第595章 法國淪陷(2)】………
英法對德國進行全線大反攻作戰,並且取得了階段xìng的勝利,德軍全線後撤,全世界媒體幾乎都異口同聲的大呼“德國完了”,這讓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感到了擔憂。
到不是王辰浩知曉了希特勒的yīn謀,相反王辰浩擔憂德國就這樣戰敗了的話,對於中華帝國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
中華帝國依然處於嚴重的矛盾心理當中。一方面,中華帝國擔憂德國和同盟國世界力量太過強大,將來會威脅中華帝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和國家利益。另一方面,德國就這樣就這樣被協約國打敗的話,那麼沒有參戰的中華帝國得不到戰勝國應有的利益分配,同時蘇聯成為戰勝國的話,將成為中華帝國最具威脅的鄰國。
而偏偏王辰浩對歷史上的蘇聯深為忌憚,蘇聯威脅論甚至超過德國威脅論,作為中華帝國的鄰國,王辰浩不希望蘇聯被德國打敗,但更不希望蘇聯打敗德國成為戰勝國,因為後者更具威脅xìng。
對於中華帝**方而言,張自忠等人之前一直看好德國,覺得同盟國的實力強大,肯定能夠取得最後勝利,所以一直遊說王辰浩和國會加入同盟國作戰,以期待從同盟國那裡獲得戰勝國利潤。
但當德軍在外高加索地區敗給了小小的亞美尼亞軍,以及蘇聯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並進行大反攻之時,張自忠等帝**方的態度漸漸的發生了變化。而隨著英法協約國發起大反攻,德軍在西線和東線同時遭到空前的軍事壓力而被迫後撤時,帝**政各界相當一部分此前支援同盟國的官員們頓時改了口風,甚至直接附和國際媒體大呼同盟國要完了,中華帝國應該加入協約國參戰,如果參戰晚了,就得不到戰勝國的勝利果實了。
不管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同盟國還是協約國最終取得勝利,中華帝國的根本戰略是不變的,那就是在最後時刻加入即將獲勝的一方,然後分享勝利果實。這樣,從戰爭期間的倒賣軍火,再到戰後瓜分勝利果實,中華帝國都將賺的金玉滿缽,是最大的贏家。
可以很肯定的是,中華帝國最終是會參戰的。但是到底加入哪個陣營,帝國官員們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種說辭什麼都有。
“先等等看,德國不會這麼容易就戰敗的。”
面對文武百官們的爭執不下,王辰浩則做出表態,要求帝**政雙方暫時靜觀其變。
王辰浩做出這個決定亦是有根據的,因為歷史上的德國就是戰至最後,直到美蘇軍隊攻入柏林才投降。如今的德國遠比歷史上的強大了數倍,而美國更是選擇加入了同盟國,雙方力量對比此消彼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