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工建造神弓級戰列艦的同時,王辰浩便召見了艦政總署總監魏翰等人,並提出了戰列巡洋艦的構想,此後近三年的時間裡魏翰和他的團隊便開始研製戰列巡洋艦的相關工作。

當經過半年海試後的中華帝國海軍新概念戰列艦神弓號取得成功的同時,魏翰業已拿出了他的戰列巡洋艦構想藍圖。

戰列巡洋艦顧名思義就是一款理想型戰艦,集火力、速度和裝甲於一身的新概念戰艦。

1903年七月,在九艘夏朝級戰列艦陸續開工的同時,在中華帝國艦政總監魏翰的領導下,中華帝國海軍艦艇設計委員會提出了“理想型破交戰巡洋艦”的戰艦設計方案,設想目的為將神弓型戰列艦的火力和巡洋艦的速度相結合。用以充當戰略機動力量,完成駐外分艦隊性質的快速部署和戰略支援任務。針對英國賴以生存的海上生命補給線實施破交作戰。

具體要求是:排水量在20000噸以上,安裝8門305毫米45倍徑大威力主炮,最高航速飛節,裝甲防護比現役中華帝國大型裝甲巡洋艦稍厚即可,不必達到神弓號戰列艦的防護水平。同時,為了增加航速,取消全面重灌甲防護,改為重點部位防護。

在魏翰提交的報告中曾經這樣描述中華帝國首款戰列巡洋艦:“裝備8門12英寸主炮的該級戰艦可以追捕並且摧毀敵方任何種類的巡洋艦,而遇到更為強大的對手時,將憑藉26節的高速擺脫對方的糾纏,這種“理想型破交巡洋艦,將會成為真正的各類巡洋艦的殺手,成為敵人海上生命線的嚴重威脅。

中華帝國海軍部考慮到對英海上作戰沒有太大把握,因此響應帝國皇帝王辰浩的號召,以敵後襲擾破交戰位主。

因此,這種集火力與速度的新型戰艦可以作為旗艦率領己方偵察分艦隊突破敵方輕型艦艇組成的警戒屏障,執行強行偵察。其次作為戰列艦隊的前鋒和後衛,並掩護其側翼,必要時擴大戰果或是掩護支援。

再次率領己方巡洋艦隊捕捉和摧毀敵方掉隊或零星遊弋艦隻。

王辰浩特別強調一點,中華帝國的戰列巡洋艦並非用作以戰列艦為作戰物件的艦隊主力決戰,而是是為了打擊各類大型裝甲巡洋艦以下的艦種,是一種功能性很強的戰艦,具有大口徑主炮、高航速、輕裝甲的特點。因為過度追求速度上的優勢,戰列巡洋艦刻意降低防護能力造成致命的弱點,王辰浩所以才特別強調中華帝國海軍的戰巡只是敵後游擊隊長的角sè,堅決不允許拿來跟敵人的戰列艦�。

正是因為王辰浩的特別命令,使得帝國海軍將領們在日後的對敵作戰當中,不敢抗旨去跟戰列艦�,從而儲存了實力,成為海洋上的幽靈殺手。

海軍部對這款戰列巡洋艦特別喜歡,當即定級為西周級九艘戰列巡洋艦分別被命名為周武王號bbc…1】、周成王號bbc…2】、周康王號bbc…3】、周昭王號bbc…4】、周穆王號bbc…5】、

周懿王號bbc…6】、周孝王號bbc…7】、周厲王號bbc…8

】、周宣王號bbc…9】。

西周級戰列巡洋艦採用長艏樓船型,為獲得速度,艦體更加弈長。

排水量兩萬噸,艦體中設6個鍋爐艙以容納為保持高推進功率所必須的34臺蒸汽鍋爐(同期建造的神弓號戰列艦安裝18臺蒸汽鍋爐),設計航速達到27節。裝備12英寸口徑主炮,雙聯裝主炮炮4座,45倍伸。

統一中軸線佈置由於防禦裝甲僅比大型裝甲巡洋艦稍強,主裝甲覆蓋厚度為254毫米,不能對抗戰列艦級別大口徑炮火的攻擊。

為了防止因為裝甲薄而遭到敵人炮火破壞彈藥庫,西周級戰巡特意加強了華藥庫的防護是全艦唯一用280毫米特種鋼防護地方,可以抵抗敵人的30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