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不和。
則為寒厥熱厥矣。馬元臺曰。少陽當作少陰。少陰當作少陽。按、素問厥論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蓋以熱厥為足三陽氣勝。則所補在陰。故當取足太陰少陽皆留之。
以使針下寒也。寒厥為足三陰氣勝。則所補在陽。故當取足陽明少陽於足者留之。以俟針下熱也。
餘伯榮曰。取之於足者。謂陽氣生於下也。
舌縱涎下煩 。取足少陰。
此言上下之陰陽不和也。少陰之上。君火主之。而下為水髒。水火之氣。上下時交。舌縱涎下煩者。腎氣不上資於心火也。故當取足少陰。以通少陰之氣。
振寒灑灑。鼓頷不得汗出。腹脹煩 。取手太陰。
此言表裡之陰陽不和也。內經雲。陽加於陰謂之汗。膚表為陽。腹內為陰。在內之陰液。藉表陽之氣。宣發而為汗。振寒灑灑。鼓頷不得汗出。腹脹煩 者。表裡之陰陽不和也。故當取手太陰。以疏皮毛之氣。以行其汗液焉。手太陰主通調水液。四佈於皮毛者也。莫雲從曰。上節論上下。此節論表裡。乃陰陽之升降出入。篇名寒熱者。皆陰陽之不調也。
刺虛者。刺其去也。刺實者。刺其來也。
此總論陰陽寒熱之不調。因邪正虛實之有礙也。虛者。正氣之不足。實者。邪氣之有餘。蓋邪氣實則正氣虛矣。故刺虛者。刺其氣之方去。所謂追而濟之也。刺實者。刺其氣之方來。所謂迎而奪之也。迎之隨之。以意和之。可使氣調。可使病已也。
春取絡脈。夏取分腠。秋取氣口。冬取經輸。凡此四時。各以時為齊。絡脈治面板。分腠治肌肉。氣口治筋脈。經輸治骨髓。
此以人之形層深淺。與四時之氣為齊也。蓋人之血氣。應天地之陰陽出入。故春取絡脈。夏取分腠。春夏之氣。從內而外也。秋取氣口。冬取經輸。秋冬之氣。復從外而內也。此人之氣血。隨天地四時之氣。而外內出入者也。齊者。所以一之也。凡此四時。以應人之陰陽出入。故各以時為齊。故取絡脈者。以治面板。取分腠以治肌肉。取氣口以治筋脈。取經輸以治骨髓。此又以四時之法。以治皮肉筋骨之淺深。蓋天氣有四時之出入。而人有陰陽之形層。故各以時為齊也。
五臟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 也。背三。五臟之 四。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
夫在外者。面板為陽。筋骨為陰。癰疽所發。在於皮肉筋骨之間。此言五臟各有五部。而一部之陰陽不和。即留滯而為癰矣。伏兔。腎之街也。 者。脾之部也。背者。肺之俞也。五臟俞者。
謂五椎之心俞也。項者。肝之俞也。本經曰。癰疽之發。不從天下。不從地出。積微之所生也。故五部之有癰疽者。乃五臟漸積之鬱毒。外應於血氣之不和而為癰疽。故五部有此者死。按上章論五臟之邪。外應於皮肉筋骨。此言五臟各有五部。而一部之中。皆有陰陽血氣之流行。所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也。
餘伯榮曰。癰疽之發。有因於風寒外襲者。有因於喜怒不測。食飲不節。營衛不和。逆於肉理。
乃發為癰。陰陽不通。兩熱相搏。乃化為膿。然有發於股臂而死者。有發於項背而生者。此又以邪毒之重輕。正氣之虛實。以別其死生。然病及五臟者必死。故因於外邪者。善治治皮毛。其次治肌肉。因於內傷者。使五臟之鬱氣。四散於面板。弗使癰腫於一部。所謂始萌可救。膿成則死。此上工之治未病也。
病始於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病始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病始足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
此分別形身上下。各有所主之陰陽也。夫身半以上。手太陰陽明皆主之。故病始於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太陽之氣。生於膀胱。而上出於頭項。故病始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