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遊興(第3/4頁)
章節報錯
實是正論,但是這個想法卻有一個毛病——把希望都寄託在了哈布斯堡皇帝的壽命上了。
現在他已經60歲了,以這個時代的標準來說,這是一個隨時可能會去見上帝的年紀,蘇菲這麼想自然毫無問題。
然而,自己的外公是一個長壽的皇帝。
在原本的歷史線上,這位皇帝是等到1835才死去,也就是說,蘇菲想要如願以償,按照正常情況的話還要等七年。
以人生來說,七年確實不算太長……可是,這豈不是意味著蘇菲還要忍受這麼多年的煎熬嗎?七年之後她已經三十歲了,漫長的等待足以讓她青春都為之消逝,他也不想再和她一起等上七年。
而這時候,艾格隆又想起了之前在巴伐利亞時,瑪麗亞公主提出的“盡孝”論——如果讓自己的外祖父提前離開人間,蘇菲就可以少受很多煎熬,自己和她就能夠利用瑪麗亞做替身來見面了。
蘇菲和瑪麗亞各自提供了一半的想法,而他在腦海當中卻把兩姐妹的主意結合了起來,並且融入了他自己的“創新”。
就親緣來說,弗朗茨皇帝是他的外祖父沒錯,但是作為波拿巴家族的繼承人,他對這位哈布斯堡皇帝並無多少好感,而多年來皇帝陛下對他的冷遇,更是讓他心中積累了太多的怨憤。
他根本就不在乎皇帝陛下的性命,所畏懼的只是事情敗露之後的後果而已。
如果有機會的話,倒是不妨一試……
艾格隆剛轉過這個念頭,立刻就變得嚴肅了起來。
這件事實在太過於重大了,除非絕對信任,否則他不能在任何人面前提起,就連瑪麗亞都不能知道——哪怕這本來就是瑪麗亞提出過的主意。
況且,這裡也不是商量這種事的好地方。
“我明白了……她說得沒錯,我們畢竟年輕,只要熬下來,總會有峰迴路轉的那一天。”艾格隆故意黯然回答,“雖然確實需要等待,但我們等得起。我只需要知道她還沒有絕望,就已經很高興了。”
看到他如此悶悶不樂的樣子,瑪麗亞也沒有再出言嘲諷。
於是兩個人各懷心事,也心照不宣地轉開了話題。
為了讓心情變好,兩個人都意義地不再提這些沉重的話題,轉而談天說地,聊起了趣事,不得不說瑪麗亞確實受過良好的教育,再加上本人聰慧敏銳,所以聊起來倒也頗為愉快,兩個人重新開始歡聲笑語起來。
就在他們談天的時候,小小的遊船沿著運河來到了岸邊的大集市旁邊,而這也意味
著這段旅程來到了一個暫時的終點。
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裡呆了這麼久,瑪麗亞本來就已經呆得有些膩味了,這下正好提出出去逛逛,換換空氣,而艾格隆當然也不會反對。
於是,他們兩個向船伕結賬,然後小船靠到了河堤上的泊位上,接著一起上了岸。
他們沿著集市開始閒逛起來——同艾格隆一樣,對瑪麗亞來說,米蘭也是她從未到過的城市,這種繁華的市井對她來說也同樣非常陌生,所以這倒給了她相當大的新奇感。
而艾格隆出於自己的目的,還故意討好她,一直都說著恭維她的話,更是逗得她笑聲不斷,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她還隨手在集市上買了幾個不值錢的小玩意兒,打算回到巴伐利亞的時候當成紀念品。
就在不知不覺當中,時間來到了下午時分了,日影西斜,連帶著繁華的運河也被染上了點點金色。
“還有點時間,我們要不去米蘭大教堂看一看吧,那地方不是挺有名的嗎?”瑪麗亞提議。
要說米蘭最有名的建築,自然非那座大教堂莫屬了,艾格隆當然也對此有些興趣。
這座恢弘的大教堂於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