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出售的價格極低,如果不然的話,張琪此時也不可能擁有如此之多的梁氏集團股權在手。

不過,這僅僅是一部分人罷了,還有相當的一部分人並沒有出售自己手中的股權,或者是並沒有完全出售,而是留下了一部分等待觀望,畢竟他們相信如此之大的梁氏集團不會如此就倒臺,或者也不會如此輕易的就變得血本無歸,甚至於有一些人根本就不在乎這一點點的股權罷了。俗話說,家大業大,也不差這一點點錢。他們很清楚連那些手握更多股權的張琪都沒有慌張,他們又有什麼可慌張的呢?天塌下來還有張琪頂著,他們不過是在杞人憂天罷了,而此時,張琪的出現,正是證明了他們的判斷正確,他們沒有完全變賣手中的股權是極為正確的,因為他們相信用不了幾天,他們手中的股權價格就可以升值,甚至是翻倍的上漲。

畢竟他們中的大部分人與葉氏集團的那些股東們是一樣的,他們都是商人,是投資者,他們投資在梁氏集團上面,是希望梁氏集團幫自己賺錢,而不是在做慈善,所以他們的意願是很明顯的,那就是要賺錢,而張琪又恰恰是一個能夠給他們帶來利益的人,所以他們這些股東們見到張琪之後,也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自然是支援張琪上臺,接管梁氏集團的大局。

可是同樣,就像葉氏集團內部一樣,在梁氏集團的股東之中,同樣有一批是梁氏集團當初的元老存在著,他們打拼下現如今的梁氏集團,是當初支援梁玉上臺的中流砥柱。所以按照派別來說,他們本應該是敵對於張琪的,就連張琪之前也做好了和他們據理力爭的準備,可是事實上,張琪的這種顧慮完全是多餘的,因為他們雖然是梁氏集團的元老,但並不是老糊塗。

他們每個人都很清楚梁玉的為人是什麼樣,如果當初不是因為梁氏集團無人繼承的話,他們也不會推舉梁玉為集團主席,甚至於他們還天真的以為梁玉可以像他承諾的那樣,改邪歸正,但是事實上樑玉非但沒有像之前他所承諾的一樣,反而變本加厲。

所以對於梁玉被警方逮捕,他們並沒有記恨於張琪,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是梁玉玩火**,梁氏集團也不會如此,他們這些人更加不會因此而擔心梁氏集團就此垮臺。

張琪此時的到來,是可以拯救梁氏集團的,是梁氏集團的救星,所以雖然說梁氏集團改名易姓已成定局,但是梁氏集團的基業卻仍舊存在著……這也是不幸之中的萬幸,最起碼,他們這些元老們可以仍舊依此來安度晚年,而不是擔心沒有收入而流露街頭。

要知道,他們這些元老當初的確是支撐起了梁氏集團,為梁氏集團賣命效力,但是在百年之後,他們想要的,其實也就是一個穩定的晚年罷了,這是他們最基本的需求而已,而此時,張琪的到來,也正是滿足了他們的需求,真可謂是可取所需罷了。

會議很順利,所有身在京城的股東和梁氏集團高層皆是到場開會,而那些未在京城,沒有能夠及時趕到的,也透過現代化的手段進行了視訊會議,而會議得出的第一個結論,那就是選舉張琪出任梁氏集團新任董事會主席,掌權梁氏集團最高權力。

而第二件事,則是張琪提出改組梁氏集團,另外將梁氏集團更名為琪麟集團。這樣做的目的,主要便是將一個很明顯是家族企業的集團變成更加社會化,讓人們重新認識梁氏集團,而另一個更加主要的原因則是改組可以排除異己,將那些當初在梁氏集團之中為虎作倀的人趕出梁氏集團,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在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