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不太清楚之前發生了什麼,可內心冒出的這個念頭一下子放大。他竭力平靜了一下情緒,叫了一聲來人,可兩個剛剛過來的宦官已然大呼小叫跑了出去,竟全都丟下了他這個尊貴的大唐天子。這下子,他只覺又驚又怒,可眼下他根本沒有力氣去追究這些膽大包天的下人。
又是足足好一會兒,他才看到兩個慌慌張張的御醫出現在了眼簾中。還不等他開口,其中一人便立刻捋起袖子,親自端著碗往他的嘴裡灌下了一碗簡直如同苦膽水似的藥汁;而另外一個人則是忙著替他解開衣衫,一層一層去除包裹傷口的白棉布,緊跟著用烈酒擦拭傷口,清創換藥。這又是苦又是痛的經歷,幾乎再次把他折騰得昏死過去。
好容易熬過這一波,李隆基方才聲音沙啞地問道:“這是哪?現在都有誰在?”
“陛下,這是大明宮清涼殿,既清幽,也適合養傷。”
一聽到清涼殿三個字,李隆基險些沒氣得七竅生煙。他的祖母則天皇后武氏當年在長安時,這裡曾經是她非常喜歡的地方,據說李旦等幾個兒女都降生在此。可對於極其忌憚並痛恨祖母的李隆基來說,大明宮中他最討厭的就是這裡。否則,他也不會在安祿山謀反叛亂之前,改變武后生前的遺命,將其欽定的則天大聖皇后諡號改成則天順聖皇后。這一次,他沒能控制住心頭怒火,一字一句地質問道:“是誰把朕挪到了這裡?”
兩個御醫全都能夠察覺到天子的怨怒,可外間的變化李隆基不知道,他們卻很清楚。兩個人交換了一個眼神,其中一個年長的便低聲說道:“永王勾結陛下身邊的內侍,不但謀刺陛下和杜相國,而且還矯詔調動禁軍。所以,陛下之前重傷昏迷,不能視事見人,杜相國和裴相國以及諸位尚書侍郎商定之後,就把陛下挪到了大明宮清涼殿。如今外頭正在商議監國之人。御史中丞王縉等不少大臣推舉已故太子之次子南陽王監國。”
此話一出,李隆基只覺整個人如遭雷擊,喉頭一陣腥甜,竟是一口血噴了出來。渾渾噩噩的他沒有理會慌忙上來又是順氣,又是攙扶他的御醫,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這一仗他輸得太慘了!永王李璘那一箭不但讓他**上遭受重創,而且那些指責捅破了他暗害杜士儀的窗戶紙,讓他本就脆弱的精神幾乎崩潰,如今再面對這樣一個最壞的訊息,他哪裡還支撐得住?
太子李亨的次子南陽王?那是誰?他甚至根本記不得這樣一個孫子究竟長什麼樣!
撐著最後一口氣,李隆基咬牙切齒地問道:“那右相杜君禮呢?他怎麼說?”
“回稟陛下,河北那邊軍情不穩,原本準備拿下鄴縣和滏陽,讓安陽變成孤城,誰知鄴郡滏陽安守忠大軍伏擊,河東節度使程千里中伏兵敗,而陛下那時候又沒有甦醒,所以裴相國等諸位商量過之後,決定以杜相國為招討元帥,權領朔方、河東、安北諸軍,前往河北主持戰局。今天一大早,杜相國將國事悉數託付給裴相國等諸位,調了安北前鋒營隨行,已經趕去河北了!”
聽到杜士儀竟然不在長安了,而且還正式多了個元帥的名號,李隆基只覺得心頭那股氣再也順不過來,竟是再次昏了過去。留下這麼一個爛攤子,杜士儀居然抽身而退,又到前方帶兵去了,這無疑再次狠狠給了他一巴掌。他費盡心機利用重病不起把杜士儀召喚回來,可到頭來卻不但把自己賠進去了,還鬧出了一樁牽連無數的大案,又讓群臣拱出了一個南陽王!
南陽王李係是誰?
並不僅僅是一個李隆基發出這樣的疑問,就連長安城的很多官民百姓,也一樣有這樣的疑問。儘管那是李亨剩下諸子中最年長的一個,可當初李亨被囚,廣平王和建寧王四處奔走,卻沒見這位南陽王出面為君父喊冤,在很多人看來,這麼個皇孫甚至還不如出身楊家的廣平王妃崔氏有血性。更有人認為,天子還有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