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比之前一階段的抗議更加的聲勢浩『蕩』。

前一段時間向『政府』和軍部施加壓力大多數都是京津地區死難***僑民的親屬,但是這一次要求儘快為戰死計程車兵以及僑民償債的卻是整個***所有階層,其中還不乏高階軍官以及『政府』大員。

儘管裕仁很討厭被人如此『逼』迫,尤其被自己的國民和大臣『逼』迫,但是作為一個統領超過八千萬以上國民的君主,裕仁比任何人都清楚民意的力量,***皇族之所以能夠稱為“萬世一系”的皇族,這其中不乏有明治這樣的英明之主的經營,但是更多的卻是因為***的歷代天皇都比較注重民意,所以***歷史上很少出現農民暴動起義的事件。這一次也不例外,當奏摺、萬言書像雪花一樣飛到大本營以及裕仁天皇面前時,裕仁知道自己不能沉默了,但是他自己對於行軍作戰了解並不多,雖然他曾經在部隊中服役過一小段時間,但是說起行軍打仗他並不是行家裡手。

很快,裕仁的詔書便大達到了大本營,要求大本營立即催促北支那方面軍立即著手反攻的作戰計劃,最多三個月必須出成績,不然國內的抗議浪『潮』必將進一步擴大。

接到天皇的詔書後,整個大本營都忙了起來,自從同中國開戰以來天皇陛下雖然也很關心戰局的發展,但是就具體的戰爭程序卻很少關心,一般都是交給了軍部自己處理。就連臺兒莊大敗那樣的大事件天皇陛下也沒有過多的表示。

但是這一次卻是親自下達詔書要為死去的勇士報仇雪恨,這不能不引起整個大本營的震動。不過大本營可不是一般的部門,那可是***戰爭時期最高的軍事指揮部,同時也是此時***最重要的部門,沒有之一。而且大本營可不是常設部門,平時這樣權力如此集中的軍事指揮部門是不允許設立的。原本抗日戰爭爆發初期,中日兩國都沒有正式向對方宣戰,所以大本營是不能成立的。但是規定是規定,規定也必須為現實需要而改變,於是在1937年(昭和12年)11月18日,***現任天皇裕仁下達第658號敕令,廢止大本營只能在戰時設定的規定,另頒大本營令規定大本營在發生事變時也可以設定。11月20日,依新令設定了大本營,這次設定的大本營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的1945年9月13日為止。 大本營會議由天皇、參謀總長和次長、軍令部總長和次長、參謀本部第1部長(負責作戰事務)和作戰課長、軍令部第1部長和作戰課長組成;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列席會議,但沒有發言權。大本營中不包含內閣總理大臣、外務大臣等『政府』文官大本營下轄的機構大部分是參謀本部和軍令部的機構。

如此複雜的軍事機構其運轉是很嚴密繁瑣的,每一次大戰役大事件或者是事變都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研究以及論證,然後制定詳細的計劃,最後才下達給具體執行的部隊。所以裕仁的這份詔書下達到大本營後引起了一陣慌『亂』,大本營立即給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發了一份緊急電報,命令華北方面必須儘快拿出一份可行的作戰計劃,務必在三個月內打一個漂亮的翻生仗,不然的話整個大***皇軍都必將陷入難堪的被動。

所以多田駿才在絲毫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召開了這次會議,不過會議儘管也有些不和諧,但是結果卻是很讓人滿意。方面軍的各個師團長確實是被塞北的那個韓將軍惹怒了,儘管大傢伙都不敢胡『亂』應戰,更不敢打包票說是一定能將那個韓雲華怎麼怎麼樣,但是每一個人都力主儘快洗涮方面軍的屈辱,同韓雲華所不開戰那是毋庸置疑的了,而且第十師團師團長又對具體的作戰指揮給出了諸多的建議,現在多田駿心裡對接下來的戰鬥也有了一定的信心。

很快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司令官多田駿下達了第765號司令官令,命令華北方面軍各部隊立即做好戰鬥準備,以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