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又好懂,小女子不會見識短得以為大人求取功名不過為了出人頭地。普通百姓也罷,無知平民也罷,更不至於曲解了大人為天地立心為生命請命的志向。”

崔衍知聞此言而抬高了眉,借這段真正的文人崇高理想,這姑娘不動聲色諷刺了知府的庸俗私求,好漂亮的一擊!

讓節南諷刺一己私慾,知府愣沒聽出來,繼續端著官架子,“本官怕你更加聽不明白。”

節南單眼眯銳了,正要再來一段聖賢大言,羞臊羞臊這個白讀十年書的蠢官——

“知府大人,鳳來之事不可多耽擱,下官這就去做些安置,一個時辰之後與崔大人北門會合。”宋子安上前幾步。

好巧不巧,宋子安一過來,就把節南從知府的視線擋了出去。

知府把正經事想起來,得趕緊遣走自願湊倒黴去的宋子安,免得又生枝節,“你說得對,確實要儘快出發。本官也事務繁忙,就不送你們出城了,但等你們捷報。”

知府去得匆匆,其他官員也跟得匆匆。

老大夫嘟囔著,“還驗不驗屍了?”

因丈夫要去危險的地方而心中鬱郁不歡的梅清,突然轉過念來,“對啊,知府大人不問我們半句事情經過,也不叫仵作驗屍查證死因,還有……”

她但指節南,“……這姑娘與死者的關係為何。這些統統不問,就定了夫君你去鳳來當代知縣,算完事啦?”早知道,根本不該來!

第48引 狀元夫妻

節南心想,看來自己主動交代為好,“我與死者馮三都是鳳來縣人,崔大人應該想得到。”

崔衍知點了點頭,眼不望她,“事出非常,鳳來告急,知府大人決定先發兵。”

接著,他對宋子安一拱手,“子安,我這就去點五千兵到北門等你。這一發則動全身,城裡恐怕會人心浮動,沒準還要出亂子,你送你夫人時繞些路也不妨,不必急趕。”

宋子安連忙拱手回道,“多謝衍知,有勞你了。”

老大夫問明宋子安打算將妻子安頓在哪處,就允回頭讓徒弟把安胎藥送過去,然後出乎意表地推起板車,竟說要找仵作驗屍,非要搞明白人是怎麼死的才行。

卻原來,大夫和仵作老相識。

節南隨宋氏夫妻出了府衙,雖然很想跟這些麻煩的人分道揚鑣,可因為都要去碼頭,不得不走同一條路。

宋子安這才笑道,“姑娘適才用張載先生的關學之說,矯正知府大人失言,實在不凡。”

梅清對知府相當不滿,所以聽夫君誇別的女子也不嫉妒,微噘著嘴,“都是考取的功名,可我瞧著那位知府大人,真懷疑他是不是考場帶小抄了。上回咱們去拜訪他,我就覺得聽不懂他說話,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但夫君一派相談甚歡的模樣,我便以為是自己讀書少。”

節南撲哧噴出一聲笑。

宋子安則想笑也不能笑,“這個嘛,讀書各人各法,考場上又講究天時地利,且知府大人已為官多年。”

“哦——”梅清頓然想通,“我明白了,想是知府當官以後就不怎麼讀書,把從前學過的又都忘了,所以一用文縐縐的詞,就顛三倒四不著邊。”

不管這位少夫人魯莽不魯莽,性情率真得緊。節南暗笑著,一邊聽宋子安轉開話題,開始叮囑梅清安心養胎,絕不能出城,熱鬧地方絕不能去,萬萬不可亂蹦亂跳,還讓她趕緊寫信通知家裡,云云。

梅清應得倒是乾脆,可節南聽著敷衍。

等三人回到船上,因為突然的變故,宋子安要作許多安排,一時照顧不了妻子,就讓她回艙休息一會兒。

梅清不但不肯,還非拉著節南不讓走,說聊天不累。

宋子安沒辦法,只好拜託節南照看一下,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