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來和參謀部後勤處的人結算麵粉和罐頭貨款的。
宋哲武知道,這是他和李如娟早就定好的。雖說公司裡他是絕對最大的股東,他這個大股東賺的錢最終也要給第四路軍使用,可是既然是股份制,他就要對其他股東負責。否則也不利於他以後募集民間資金。所以,現在第四路軍在興華公司拿的所有物品,都是要付錢的,賬目要定期結算。當然,如果第四路軍的軍費不夠了,還得宋哲武自己掏腰包,很有一些左手右手的味道。
李如松見宋哲武沒有馬上放自己走的意思,接著又向雜哲武彙報了他主管的銷售和採購的工作。
一提到興華公司的事情,李如松就興奮異常,現在麵粉、布匹這兩宗興華最大的產品不僅已經銷售到了全國絕大多數省市,而且已經行銷南洋;藥廠出的十幾種中成藥在國內更是供不應求,只是產量受原料限制還很其它的各種產品也都銷路很好,現在興華每月收入都在勸萬以上。
“另外,幾家計劃中的,廠需要的裝置,都已經開始在國外訂購了。有些裝置國外也沒有,都是由我們自己提供圖紙,交給國外廠家生產。為了保密。一些裝置還是分開在不同的工廠生產的。這些都是我親自辦理的
和李如松交談了好一會,又叮囑一些公司的營銷方面的注意事項,才送李如松離開。
隨後,宋哲武拉著已經來了一會的簫國棟進了他的辦公室,兩人關上門,一談就是兩個多小時。
在第四路軍裡,簫國棟不僅是第四路軍的最早初創大將,也是宋哲武最為信任的人,除了宋哲武自己的秘密,第四路軍幾乎沒有對簫國棟保密的,因為宋哲武不可能事必躬親,他需要有一個他絕對信任的人來幫他統籌第四路軍的大局。
所以,凡是第四路軍裡的各種大事,宋哲武都要先和簫國棟商議一下。而這種商議,實際上只是宋哲武提出他的意見和目的,簫國棟來幫他拾遺補缺,然後再以一個更成熟的計劃徵求幾名大將的意見,再行公佈實施。
這次則更是必須要和簫國棟碰面。因為宋哲武離開沫源數同時間,不僅宋哲武要把他的新整編計劃和今後的工作安排和簫國棟交待商議,他還急於聽簫國棟給他彙報在他離開浮源的這段時間裡,關於第四路軍發生的各種情況。
在聽完簫國棟彙報後,宋哲武對他不在沫源期間,簫國棟安排布妾的各項工作十分滿意,部隊的元練、武器彈藥的儲備,甚至地方的行政管理和研究院、興華公司的事情都做得井井有條。
最後,簫國棟興樸毛告訴宋哲武,王助來了,而且還不是他一個人來的,和他一同來的還有同在福建馬尾航空處的巴玉藻、王孝豐、曾貽經、林安順等十幾人;在法國跟隨居里夫婦學習的鄭大章也回國了,他還帶回了許多儀器和材料;此外。李明華、崔顏、郭文淵、王明揚和其他工程師、醫生們,招朋呼友,又找來了幾十個各方面的人才。
第四路軍裡最瞭解宋哲武和他的想法的人,就是簫國棟,他知道這些人才在宋哲武心裡的地位和他們的價值,所以,現在簫國棟對招攬到這麼多的寶貝人才也和宋哲武一樣,感到非常高興。
這些人,除了鄭大章現在都分配在各個研究所裡,巴玉藻、王助等人則是讓伍進給接走了,這些天他們一直在和郭文淵貓在那個小維修廠裡,擺弄柯蒂斯公司按照和宋哲武的合同,送來的修建飛機維修廠的裝置。
對於這些人才的到來,宋哲武可是欣喜若狂!科技就是生產力,宋哲武這個穿越人士可是知道這句話的意頭沒有科技人才,就不會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也就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