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賀,為兩人接風,熱烈歡迎兩人加入第四路軍。
萬福麟接到張學良告訴他同意梁忠甲辭職的電報後,自然是萬分高興。梁忠甲這一走,可是去了他一塊心病,此後,在這黑龍江,再不會有能夠威脅到他的地位的人了。
所以,才聯晰這次不再推脫阻撓西線對蘇作戰。而是迅速地向請擔任防俄第二軍軍長一職。
得到張學良的批准後,萬福麟馬上給受到重創的第十五、十七旅補滿了兵員和武器彈藥,又急調黑龍江省防軍3個旅到海拉爾、扎費諾爾、滿洲里一線駐紮,積極儲備彈藥、構築工事備戰,防備蘇軍援軍到達後再次發動進攻。
宋哲武在見到親自從黑龍江省會齊齊哈爾趕到海拉爾的萬福麟後,把數萬蘇軍俘虜和炸壞的槍炮、坦克一股腦地都交給了萬福麟。第四路軍繳獲武器彈藥和物資,除了幾十門大炮和出輛坦克因為運輸不便,還在一師,其它的早已都被宋哲武安排一師插重團用卡車倒運到了巴林左旗的兵站,現在已經開始向沫源運送了,宋哲武可不想讓萬福麟看著眼熱。
關於中蘇邊境停戰談判的事,張學良派人到伯力和蘇弈一說,蘇方很快就同張學良建立起電臺聯絡,聲稱,“可以談判,但在談判之前,中方要先行釋放被俘的蘇軍戰俘”
張學良雖然直率,可並不缺乏智慧,有這幾萬戰俘,不出三個,月,蘇軍又會在遠東再次武裝起四個師。當即回電,“現在中蘇雙方還處在交戰狀態,戰爭時期無法釋放俘虜的數萬蘇軍俘虜,否則他本人對中央和東北百姓無法交代。
況且,這些俘虜現在並不在東北軍手中,而在中央派來支援東北的援軍第四路軍的手裡。不過為了表示和平誠意,他可以先行釋放被俘的幾十名蘇軍將軍”
張學良的意思就是,要俘虜就得談判,談判不成功就不會釋放俘虜。張學良之所以強調被俘蘇軍在中央派來的第四路軍手中,就是想讓在伯力的蘇軍遠東負責對中作戰的最高指揮官加侖知道,他張學良可不是以一己之力和蘇軍作戰,他身後還有中央的支援。
此外,釋放這些俘虜的蘇軍將軍,還有警告蘇軍的意思。因為所有作戰失敗的軍人都會不自覺地誇大敵人的戰鬥力,張學良就是想讓加侖和莫斯科知道,再打下去,蘇軍也不會討得多少好去,他要加侖和莫斯科好好權衡一下繼續開戰的利弊。
果然,在釋放的這十幾名蘇軍將軍回到伯力的第三天,加侖給張學良來電,同意在伯力談判,請張學良儘快派員。
雖然蘇軍同意談判,讓張學良很高興,可是談判的地點是絕對不能在伯力的,在那裡會讓外界感覺就好像是蘇軍戰勝了似的。所以,回電表示歡迎談判,但談判地點不能在伯力,而要在哈爾濱。
雙方在談判地點上爭持了兩天後,蘇方最終同意把談判地點放在哈爾濱,而且,第二天就派來了談判行表,和張學良的代表莫德惠在哈爾濱開始進行談判。
蘇方代表在談判一開始,就先發制人地提出了談判條件:“一、蘇方承認中方在外蒙擁有宗主權,但蘇方在外蒙擁有特殊利益,為此,中方要撤出進入外蒙的軍隊,並保證以後亦不在外蒙駐軍,只可以在外蒙保留警察,維持治安。同時,要保證蘇方在外蒙有自由通商的權利;二、中方必須無條件把中東路奐還給蘇方,蘇方可以考慮讓中方派人擔任副局長,並擴大其權利;三、如果中方要求贖回中東路,雙方可以另行談判解決;四、雙弈立刻無條件釋放所有在此次邊境戰爭中的被俘人員;五、中方要對蘇方在戰爭中受到的損失作出全額賠償。
最後,蘇方談判代表狂妄地宣稱,如果張學良同意這些條件,蘇方可以立刻結束這場邊境戰爭,否則蘇方將擴大戰爭範圍,由此引發的一切後果,要由中方承擔。
對於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