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晉綏軍高階將領們大大慶賀一番。
蔣介石在第二封電報中,先是表示他對徐永昌穩定晉綏軍的功績很滿意,告訴徐永昌,中央和他本人都對徐永昌寄予很大希望,認為只有徐永昌才是晉綏軍的最佳領導者,中央政府會全力支援他領導晉綏軍,希望徐永昌能繼續為黨國在山西勤勉做事,不負黨國之重託。
然後,這才告訴徐永昌,閻錫山已經回到了大同。接著有語帶雙關地問徐永昌,‘想必徐永昌已經知曉這件事了’。
“閻錫山回到了大同?”
這怎麼可能,閻錫山如果回來,怎麼會不告訴他這個現在晉綏軍的“一把手”?這讓徐永昌多少有些不知所措,甚至還很懷疑蔣介石的這個訊息來源是否準確。
蔣介石在電報中還語氣嚴厲地表示,閻錫山乃黨國通緝之要犯,此次藉助日人幫助,秘密潛回大同,妄想重新控制晉綏軍,再行危害黨國之勾當。對此,中央絕不會坐視閻逆再行禍亂山西於不顧,將視情況採取嚴厲堅決之行動。考慮到徐永昌在晉綏軍中的地位,要其緝拿閻錫山多有不便。因此,要徐永昌力勸勸閻錫山離晉出洋。
蔣介石還在電報最後,警告閻錫山,同時徐永昌也明白,這同時也是在提醒他徐永昌,‘如若閻逆一意孤行,賴在山西不走,則將命令張學良、宋哲武和在河南的劉峙,以武力緝拿閻錫山歸案,並撤銷晉綏軍番號,晉綏軍部隊全部予以遣散。’
對於閻錫山不同自己打招呼,就秘密回到大同,這讓徐永昌很是驚訝。
為了印證這件事情的真偽,徐永昌給大同的楊愛源去電詢問,很快得到楊愛源的肯定答覆。
滿心不是滋味的徐永昌思襯半晌,最後還是一臉落寞地要副官給孫楚等在晉南的晉綏軍將領去電話,要這些將領們和他一起去大同見閻錫山。
讓徐永昌全然沒有想到的是,晉南的晉綏軍將領們竟然一個都不在,仔細詢問之下,結果更是讓他大吃一驚,這些人竟然都在昨天下午,就不聲不響地去了大同。
感情在晉綏軍中,就他這個晉綏軍的名義上的最高長官是最後一個知道閻錫山回來的
這要不是閻錫山有意讓人瞞著他,晉綏軍的這些將領們是絕對不會這麼做的。徐永昌也就此真正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晉綏軍現在還是姓閻的,閻錫山在晉綏軍中的威望和烙印,絕不是他徐永昌能輕易抹去的。
這讓徐永昌一心想要把晉綏軍改造成真正的國家軍隊的想法,徹底成了泡影。
不過,對於蔣介石在這個時候任命他徐永昌為山西省主席的目的,他還是很清楚的,如果就這麼讓晉綏軍輕易地回到閻錫山的身邊,那可真就辜負了蔣委員長的殷殷期望了。
不過,徐永昌也很清楚,這要取決於晉綏軍的態度,同時也和國內的局勢有很大關係。如果晉綏軍堅決支援閻錫山,國內情況又不允許蔣介石對閻錫山大動干戈,那還真就拿閻錫山沒有什麼辦法。
徐永昌認為,如果閻錫山不離開山西,剛剛平定了石友三,挾大勝之餘威的蔣介石,現在是真會命令張學良和劉峙、宋哲武三人聯手武力解決晉綏軍的。那樣,山西又會戰火連天,現在這個剛剛安穩下來的大好局面,可就要被破壞掉了。
因為宋哲武在太行行署、綏遠、南北蒙大力發展工商業,為了吸納國外和外省民間資金和技術,規定所有在這些地區投資註冊的新廠,第一年一律免稅,後期的稅收也一律比國內通行的商稅低一成,並保證除了正常的稅收之外,絕不再增加任何額外稅收。
對於國外的投資,除了要求必須是電子、化工、機械裝置製造和醫藥、金屬冶煉等行業的投資這唯一的條件外,其它條件要比對國內企業還要優惠。
由於這四省區的稅收對外部資金大幅優惠,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