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軍,戰鬥力較差。在遼寧僅有五萬多人,其中唯一的jīng銳就是駐守北大營的王以哲獨立第七旅10000人。關東軍雖然僅有二萬七千人,可是他們主要駐守在遼寧,和在遼寧的東北軍兵力之比大概是三比一。

以日軍的強橫,對付三倍於己的東北軍,他們還是沒有什麼畏懼心理的。可是要對付七倍於己的東北軍,他們就未必有必勝的把握,也許就會推遲事變的發生。

可是,張學良放不下富庶的平津地區,對於宋哲武的幾次建議,都是藉口婉拒。

在宋哲武看來,張學良經過石友三的叛luàn後,對於北方的這些主要勢力都不放心,這其中甚至也包括他宋哲武。年輕的張學良是很想借助華北這個視窗,在國人面前很好地展lù自己,他是絕對不想僅僅侷限於東北一隅的。

因此,因為張學良的原因,甲案已經不可行。

乙案是,在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利用日本政fǔ對是否全面侵入東北還在猶豫不絕的機會,第四路軍在北méng的部隊迅速揮師南下進入東北,消滅,至少也是驅離關東軍第二師團,把戰線推至遼寧和朝鮮邊境一線。然後,匯合東北軍,利用東北和太原行署、綏遠、南北méng的資源進行抗戰。

可是,張學良近期不僅先後派湯爾和、趙伯欣和他的日籍顧問荒木五郎去東京探聽虛實。不願把事件擴大的張學良甚至還指示遼寧省主席臧式毅:“關於中日jiāo涉案件,尤應以誠意相待,對xiǎo事件儘量作出讓步。”

鑑於張學良現在的態度,這個方案經過宋哲武的反覆考慮,可行也不是很高。

在遼寧和朝鮮邊境地區進行抗戰是需要東北軍全力支援的,沒有張學良的支援那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而張學良幾乎肯定不會有這個決心,他還會寄希望於和日本政fǔ談判解決。即便最好的情況也還是在張學良付出重大代價後,日本會恢復南滿鐵路的權益,並保留住旅順。

而更大的可能是,絕不肯放棄對滿méng和中國大陸政策、經受不了失敗的日本人在惱羞成怒的情況下,現在就全面發動侵華戰爭。日本雖然現在僅僅有17個常備師團,可是他的兵役制度很完善,很快就可以組建起百萬部隊。以第四路軍和東北軍的力量,要想抵住日軍傾其全國之力的打擊是絕對不現實的。

況且,這個時候南京中央政fǔ的實力要遠比六年後要差得多,這個時候要進行全面抗戰,全無準備的南京中央政fǔ甚至會全無還手之力。

而最最主要的,還是現在蘇軍入侵北méng,在這個時候第四路軍在北méng的部隊如果要南下進入東北抗戰,那北méng就會再次落入蘇聯之手,在想要收復北méng倒不是一定不可能,但是會很麻煩。而且,不抵抗將軍的罪名恐怕要先落在他宋哲武的頭上。

而如果要兩面作戰,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不要說第四路軍僅有幾十萬部隊,就是是舉全國之力,在日蘇兩個強國面前,中**隊也會不堪一擊。

特別是,宋哲武考慮到,如果北méng在他的手中,那對以後抗戰會有極大好處,至少他可以透過北méng的便利地理位置,對東北關東軍時刻保持壓力,讓他們在發動全面侵華時會有許多顧忌。發動全面侵華的時間越是延後,對中國也就越有利,蔣介石現在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已經在和德國顧問探討整編部隊,編練德械師的問題了。如果在日軍發動全面侵華的前面,蔣介石能按計劃編練成60個德械師,而不是原有歷史中的幾個,那抗戰完全有可能會使另外一種狀況。

因此,宋哲武昨晚在和簫國棟、陶蓉商議一晚後,最終忍痛決定,當前要把主要jīng力投入到抵抗蘇軍的入侵。

不過,這並不代表對日軍入侵東北就不管不問,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