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自然明白其言下之意,大家都與前隋楊氏有關係,在這宮中相互關照,便可算是同盟。
新人入宮難免磕磕絆絆,但有幾位尊貴的嬪妃護著,情況就不同了。而武氏十四歲如花的年紀,必定可以掙來不少恩寵,對燕妃等人也是有好處的。
楊妃並不是很在乎,但既然燕妃提及,自然也好拂了面子,微笑道:“該關照的,姐姐自然會關照。”
“多謝姐姐。”
燕妃似還想說什麼,但楊妃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四處瞧了瞧,問道:“咦,陰德妃呢?剛才還瞧見她來著。”
“她呀,誰知道呢?”燕妃低聲道:“姐姐又不是不知道她的出身,因為陛下的恩寵還有生了個佑兒,否則如何能在宮中立足?
如今恩寵漸弛,佑兒又去了齊地,她性子難免冷淡些,平素照面也不過是略微寒暄,多的話都沒有,這會獨自避開沒什麼好奇怪的。”
楊妃念及陰德妃出身與當年舊事,輕輕點頭,並不多言。
燕妃四下瞧瞧,疑惑道:“怎地貴妃娘娘也走了?”
“是嗎?”楊妃抬頭,適才還在園中散步的韋貴妃已然不見蹤影。
“嗨,多半是韋家又有人入宮了,誰讓人家孃家近呢!”燕妃輕嘆一聲,隱約有些酸味。
……(未完待續。。)
第一二四章 迷藏誤撞(求訂閱)
也許是因為隋唐相承,關係緊密之故,李世民的後宮有很多特殊存在。
楊妃肯定算一個,前隋煬帝之女,亡國公主不僅沒有受到株連,反而成為新王朝的皇妃,還誕育有兩個皇子。
再一個便是德妃陰氏,其本身也算名門之女,其父陰世師乃前隋驃騎將軍,地位甚高。卻正是因此,與李唐皇室有著深仇大恨。
當初李淵在太原起兵,其幼子李智雲被隋朝官員逮捕,押送長安,被陰世師處死。
面對起兵反隋朝的李淵,駐守長安的陰世師、骨儀(隋朝官員)令京兆郡守訪李淵之五廟塋域所在,併發掘。
通俗點講,便是挖了李家祖墳。
挖祖墳,殺子嗣,這是封建社會最不共戴天的兩大仇恨,李家焉能不恨?
如此國仇家恨的情況下,李淵兵臨長安時,陰世師、骨儀自然不願投降,並拼死拒守,害得李淵損兵折將。
所以攻陷長安之後,陰世師理所當然被斬殺,一子陰弘智因年幼得以免死,一女莫名其妙成了秦王李世民府上的侍妾,還生了個兒子李佑。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基為帝,陰氏母憑子貴,成為四妃之一的德妃。
前兩年皇五子李佑獲封齊王,前往齊地就藩,陰德妃從此便孤身一人。因為她獨特的出身,當年太上皇李淵尤為不喜,所以宮中上下難免對其冷淡。
陰德妃便越發孤單,在這皇宮中顯得形單影隻。今日在御苑看到其他嬪妃和皇子女其樂融融,卻並不搭理自己,自覺無趣。便悄然離開了。
一路上,陰德妃一直低著頭,也不知在想些什麼,信步閒庭走在宮闈之中。
不知不覺間,一抬頭竟瞧見了“長樂門”三個字。
陰德妃心中一驚,此處雖不算是宮中禁地,但宮人們還是大都敬而遠之。因為此處居住或者說軟禁著一個女人——隱太子妃鄭觀音。
昔年隱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府上的男丁盡數被殺,但女眷有所幸存。
齊王妃楊氏如今身在宮闈為皇妃。還生下了孩子;太子妃鄭觀音則被幽居在長樂門內,已然多年。
“既然來了,何必著急走呢?”
陰德妃聽到身後有人呼喊,停下腳步。轉身看到一箇中年婦人立於門內。不是鄭觀音又是誰呢?
鄭觀音的打扮依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