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可緩。江蘇水利公司既允部撥費用,安徽亦應設局測量,以為消弭巨災之圖。”下部議允之。
導淮之舉,經始於同治六年。時曾國籓督兩江,嘗謂“復瀆之大利,不敢謂其遽興,淮揚之大害,不可不思稍減”。迨黃流北徙,言者益多,大要不出兩策。一謂宜堵三河,闢清口,濬舊河,排雲梯關,使由故道入海。一謂導淮當自上流始,洪澤湖乃淮之委,非淮之源,宜於上游闢新道,循睢、汴北行,使淮未注湖,中途已洩其半,再由桃源之成子河穿舊黃河,經中河雙金閘入鹽河,至安東入海,使全淮分南北二道,納少瀉多,淮患從此可減。二說所持各異。然同、光以來,濬成子、碎石、沂、泗等河,疏楊莊以下至雲梯關故道,固已小試其端。卒之淮為黃淤,積數百年,已無經行之渠,由運入江,勢難盡挽,迄於國變,終鮮成功。
永定河亦名無定河,即桑乾下游。源出山西太原之天池,伏流至朔州、馬邑復出,匯眾流,經直隸宣化之西寧、懷來,東南入順天宛平界,逕盧師臺下,始名盧溝河,下匯鳳河入海。以其經大同合渾水東北流,故又名渾河,元史名曰小黃河。從古未曾設官營治。其曰永定,則康熙間所錫名也。永定河匯邊外諸水,挾泥沙建瓴而下,重巒夾峙,故鮮潰決。至京西四十里石景山而南,逕盧溝橋,地勢陡而土性疏,縱橫盪漾,遷徙弗常,為害頗鉅。於是建堤壩,疏引河,宣防之工亟焉。
順治八年,河由永清徙固安,與白溝合。明年,決口始塞。十一年,由固安西宮村與清水合,經霸州東,出清河;又決九花臺、南里諸口,霸州西南遂成巨浸。康熙七年,決盧溝橋堤,命侍郎羅多等築之。三十一年,以河道漸次北移,永清、霸州、固安、文安時被水災,用直隸巡撫郭世隆議,疏永清東北故道,使順流歸澱。
三十七年,以保定以南諸水與渾水匯流,勢不能容,時有汎濫,聖祖臨視。巡撫于成龍疏築兼施,自良鄉老君堂舊河口起,逕固安北十里鋪、永清東南硃家莊,會東安狼城河,出霸州柳岔口三角澱,達西沽入海,濬河百四十五里,築南北堤百八十餘裡,賜名永定。自是渾流改注東北,無遷徙者垂四十年。三十九年,郎城澱河淤且平,上游壅塞,命河督王新命開新河,改南岸為北岸,南岸接筑西堤,自郭家務起,北岸接築東堤,自何麻子營起,均至柳岔口止。四十年,加築南岸排椿遙堤,脩金門閘。四十八年,決永清王虎莊,旋塞。五十六年,修兩岸沙堤大堤,決賀堯營。六十一年,複決賀堯營,隨塞。
雍正二年,修郭家務大堤,築清涼寺月堤,脩金門閘,築霸州堂二鋪南堤決口。三年,因郭家務以下兩岸頓狹,永清受害特重,命怡親王允祥、大學士硃軾,引渾水別由一道入海,毋使入澱,遂於柳岔口少北改為下口,開新河自郭家務至長��櫻�財呤�錚���塹澩鎝蜆楹#���塹砦У蹋�苑辣遍蟆S種�系套暈浼易�鐐跚燠紓�鋇套院溫樽佑�練懂Y口,其冰窖至柳岔口堤工遂廢。十二年,決梁各莊、四聖口等處三百餘丈,黃家灣河溜全奪,水穿永清縣郭下注霸州之津水窪歸澱。總河顧琮督兵夫塞之。十三年,決南岸硃家莊、北岸趙家樓,水由六道口小堤仍歸三角澱。
乾隆二年,總河劉勷勘修南北堤,開黃家灣、求賢莊、曹家新莊各引河,濬雙口、下口、黃花套。六月,漲漫南岸鐵狗、北岸張客等村四十餘處,奪溜由張客決口下歸鳳河。命吏部尚書顧琮察勘,請仿黃河築遙堤之法。大學士鄂爾泰持不可,議“於北截河堤北改挑新河,以北堤為南堤,沿之東下,下游作洩潮埝數段,復於南北岸分建滾水石壩四,各開引河:一於北岸張家水口建壩,即以所沖水道為引河,東匯鳳河;一於南岸寺臺建壩,以民間洩水舊渠入小清河者為引河;一於南岸金門閘建壩,以渾河故道接檿牛河者為引河;一於南岸郭家務建壩,即以舊河身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