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這幾天軍中病倒的人不在少數而且崧弟病倒一半是因為風寒一半也是因為水土不服。”
楊應麒道:“我在海外做生意本不敢妄議大宋軍務。但看雄州如今的佈置對士兵的護理注意得很不夠。可別臨陣弄出疫病來才好。”
種彥崇忙道:“此事家祖父也十分在意如今已催人著手去辦。幸好生病的人暫時沒有繼續增多之勢。”
楊應麒道:“汴梁的醫士靈藥天下無雙。只是不知軍中有多少?若有不足處可來信告知我……我定勸歐陽將軍派醫送藥來援。還有漢部良醫對風寒症尤有心得在這一項上或許不下汴梁御醫。我回去後馬上請國手來為彥崧賢弟看視。”
種彥崇見他如此熱心心中感動道:“小七兄多謝了。”
此番送別無歌無酒卻因此而另有一番執手嚀嚀。种師道對孫子種彥崧的病雖然掛懷但他畢竟是老於行伍、久經生死的名將大戰當前一切私事都往後靠。數日來他多方留心有心整頓軍紀奈何許可權所規難以展布因此日日盼著召開新一輪的軍事會議以便安排各方事宜。
這日種彥崇的病情已經是第三次惡化了种師道正自憂心門下來報:童太師點將了。
种師道怔了一下道:“就來。”伸手撫摸了一下孫子的額頭對種彥崇道:“照顧好弟弟。”他才離開片刻漢部的良醫便趕到了。
种師道卻不知這些徑朝大營而來進了門卻見諸將都已經等在那裡童貫冷笑道:“老種好大的架子啊!要這麼多人等你!連軍法都要遷就你啊!嘿嘿。”
种師道眉頭微微一皺馬上明白這是童貫在玩弄小把戲。种師中站出來就要說話种師道卻沒心思來和童貫計較這些對种師中搖了搖頭歸列入座。
由於應否出兵的質疑已被童貫以皇帝的權威壓下這日議的便是如何進兵。
蔡攸哼了幾句廢話劉韐拉了一會皮條童貫便丟擲正題分派指揮權大致以种師道總東路兵屯白溝王稟將前軍楊惟世忠將左軍種師中將右軍王坪將後軍趙明、楊志將選鋒軍;又以辛興宗總西路兵屯範村楊可世將前軍焦安節將左軍劉光國將右軍曲奇將後軍劉光世將選鋒軍。又以劉延慶居統帥部助童貫、蔡攸節制諸軍。
這個分派說出來後帳內登時鴉雀無聲。种師道是全軍都統制除了童貫以及蔡攸、劉韐這兩個文臣以外武將中以他品階最高!實際上如果童貫是一個清靜無為的宣撫使將軍務完全交託給种師道也不算做錯——這對大宋來說或許也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就算童貫不肯將全軍實際作戰的指揮權交給他至少也要留他在統帥部參謀軍計、節制諸軍。但現在這般安排不但把种師道貶到和辛興宗同等的地位由全軍武將之變成一路統領而且在實際作戰中還要接受劉延慶的節制。劉延慶、辛興宗都是童貫之黨此事軍中誰人不知?所以童貫這樣安排的目的眾將心中無不了然可誰也不敢開口。
种師道本要反對倉促進兵建議先整肅軍紀挑選良才再圖北進。但忽然聽到這般分派分明是要踢他出決策圈這可比具體的軍務佈置更為嚴重因此心頭大震不得不先把原先的想法壓下扶住了虎皮椅喘息一陣這才道:“太師師道是今上御筆親題的都統制。如此安排似乎不妥。”
童貫冷笑道:“有何不妥?聖上已許我專斷之權臨事之際有所變更有何不妥!”
种師道沉默片刻他官位在童貫之下如果童貫來硬的他除了動導致軍變或者指揮權分裂的激烈行動外也難有別的辦法。不過以他的性格自然不可能這麼做只是堅持道:“御筆親題焉可擅改?要除了我這都統制之‘實’先請來朝廷旨意再說!”跟眼前這個童太監根本沒法講道理便只有拿出御筆來抗爭了。
童貫哼了一聲道:“什麼事都要請示朝廷還要我這個兩河宣撫來幹什麼?種都統會師以來你事事與本相作對究竟是何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