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輔拿起看了兩眼,心中還是不太明白,隨口問城中兵馬多少,錢糧多少。
曹玄亮道:“步卒三千,輕騎兩千二百人,錢糧足支一萬人三月。”
李世輔略一沉思,便將圖冊都交給曹玄亮道:“我所部只是前鋒,此來只是打仗,不是來奪曹大人的權,後勤的事情還由曹大人主持,城中守軍,也仍然聽曹大人指揮,一切事宜,且等主將來了再說。”
曹玄亮一聽大喜道:“韓相果然是信人!”
李世輔心道:“韓相?難道是韓昉?這麼說是北邊的人和他接的頭!”微微一笑道:“曹大人立此大功,他日大將軍面前,自有封賞。”
曹玄亮大喜道:“大將軍也會來麼?我道只是種將軍南下而已。”
李世輔心道:“種將軍?難道是蕭帥帳下那位名聞遐邇的種去病麼?聽說這人因為仰慕種少保而改姓種,戰績功勳都不在種忠武之下,不愧此姓!”
曹玄亮道:“平州蕭德欽兄,亦已有意於大漢,他雖然是個副將,但在平州一呼百應,種將軍來到,得此城不難。但南邊的馬城,城池雖小,但甚堅硬,離灤城又近,那鄂洛又是個女真,恐怕會有些麻煩。”
李世輔笑道:“你認得鄂洛?那你認不認得耶律兀剌?”
“耶律兀剌?”曹玄亮道:“下官對臨近州城將領都有打聽,知道他是馬城一偏將,不過也沒什麼了不得的,又沒來往過,所以不認得。李將軍為何忽然提起?”他是灤州知州,地位不低,鄂洛亦在他下,耶律兀剌卻不足以和他相提並論。
李世輔笑道:“原來如此。怪不得你不認得現在守灤城南門的那位,就是馬城的耶律兀剌。”
曹玄亮吃驚道:“這……這是怎麼回事?”
李世輔笑道:“曹大人,你認錯人了,我雖然也是漢軍將領,但不是蕭字旗麾下,而是塘沽三將軍麾下,此來是渡海奇襲,目前已經取了馬城,鄂洛已經授,耶律兀剌等也已投降。塘沽那邊的大軍即日就要開到,所以你放心好了。”
曹玄亮又喜又驚,喜的是漢軍兩路夾攻,成算自然更大,驚的是自己身處楊三蕭六兩巨頭之間,不知歸漢之後會否因此有所觸忌。
李世輔道:“你幹什麼這樣?好像不樂意似的。”
曹玄亮忙道:“不敢,不敢。”
李世輔道:“別亂擔心,反正不敢是三將軍來還是六將軍來,這功勞都少不了你的。”
曹玄亮忙說道:“是,是。”
李世輔道:“且不說這些,我們先整頓整頓軍務,傳令城內,看看可還有誰不服歸漢的。”便脅著曹玄亮去辦事。曹玄亮對此事綢繆已久,早有一幫子心腹分佈於灤城各要害,異己則多已革除,此時暗中易幟歸漢,阻力甚小。
到得第二天上午,南北共有三撥人馬前後到來。第一撥是南邊開來的援軍約五百人,他們進城後不久,北邊平州方向便有金軍使者入城求援,原來昨夜平州生叛亂,雖然動叛變的蕭德欽謀洩被誅,但漢軍也已兵臨城下,此刻正在廝殺。平州守將尚不知灤州之變,竟然派使者前來求援。
曹玄亮且安撫住那使者,入後來問李世輔,李世輔道:“答應他,就說我們馬上派援軍去救!”
曹玄亮一聽,喜道:“妙計!”
兩人商議定細節,北邊又有使者迂迴前來,這次卻是種去病的密使,原來平州變起突然,種去病打平州不下,便派人來灤州希望曹玄亮率軍來援。李世輔便讓種去病的使者回去回覆,約定好取平州之策略。
當即李世輔便率領漢軍五百人,降軍一千人為前部,曹玄亮率兩千為後部,向平州方向開來。
兵馬渡過欒水,黃昏時到達平州城下,攻打平州的漢軍數不過萬,偵騎望見灤州這邊有援軍數千人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