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勸進”一事最後會演變成這樣,那是誰也想不到。
梁水亭之會探討了許多問題,當然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不過將當年折彥衝的出大鮮卑山盟誓化為大公大同之制這一點卻已有定論。
王師中、李應古等人聽到這個訊息都感到有些迷惘,他們這才現原來事情並不完全像他們想像中那樣。楊開遠和曹廣弼聽到訊息之後卻都分別作出積極的回應。
正在塘沽與宗輔相持的楊開遠,聞訊後馬上給折彥沖和楊應麒分別寫信,給楊應麒的是私信,稱讚他處理有度,給折彥衝的則是公開信,稱讚他不愧是漢部部民群推群服的領袖,器量之宏遠勝古往今來之明君。同時,楊開遠又以盟誓的精神在塘沽激勵士氣,要求大家為保護這樣一個以民為本的政權奮戰到底。
由於河東軍團被隔絕,所以曹廣弼收到訊息已經是一個多月後的事情,他也沒法及時地向東北、山東作出回應,但卻在河東、陝西大力宣傳,尤其是將盟誓的精神融入軍隊的指導精神當中去,日後漢軍軍規的指導精神,便以此為藍本。
各個階層對於上層幾位將軍的這個討論反應各不相同,大部分中下層民眾無論是對梁水亭之會的結果,還是對曹楊二人的宣傳其實都似懂非懂。
“七將軍和那幫大官在梁水亭裡到底說了什麼?”一些漢部舊屬談論了起來。
“不知道,好像是一些人想讓大將軍做皇帝。然後七將軍說,讓大將軍做皇帝會有些問題。”
“有什麼問題?”
“七將軍好像是擔心將來大將軍的子孫像遼國皇帝和宋朝皇帝那樣胡作非為。”
“啊!那七將軍是不同意讓大將軍登基了?”
“好像不是,七將軍好像說得讓人管著皇帝,不讓他做壞事。”
“皇帝讓人管那還是皇帝嗎?再說誰來管啊?七將軍嗎?”
“不是,是狄法官。”
“哦,狄法官啊,咦,那不是和現在一樣嗎?”
“是啊。”
“既然和現在一樣,那他們到底還討論什麼?”
“這個……我也不知道。”
而一些較邊遠的地方,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又不一樣,比如陝西、河南一帶,由於訊息的誤傳,不免產生各類的走樣。一些腦袋比較僵化計程車紳也弄不懂楊應麒和胡宏對話的真髓,到了最後只是問兩個問題:“折彥衝究竟當不當皇帝?”
答案自然是:“當!”
“楊應麒究竟支不支援折彥衝當皇帝?”
答案自然是:“支援!”
“那不就得了!說了這麼多話,到最後這天下還不是和原來一樣!”
本來,一種新思想出來的時候,是很容易對一個還不是很穩定的集團內部造成混亂的,楊應麒對這一點有些擔心,因為大多數民眾對太過複雜的東西是很難理解的,要想在最普遍的層面達成有效的宣傳效果,只能用一個簡單到近乎教條的概念來推廣。
但楊應麒的這種擔心卻被基層知識分子消解於無形。在穩定民心這一點上,這些基層知識分子做得比楊應麒好多了,他們只用了三句雖然有些冗長卻很好理解的話,就讓大多數民眾理解了梁水亭會議以及後續討論的結果:“諸葛孔明轉世、九天麒麟下凡的七將軍,率領群臣在梁水亭夜觀天象,花了七七四十九個晚上,終於現紫微星的光已經落到大將軍頭上!”
“三將軍在塘沽現有真龍之氣向東北而去,二將軍在太原戰局最危險的時候忽然有一道黃光從東北飛來解除了危難——見過這兩大異象後,兩位將軍都一致認為,大將軍登基是天命所歸!”
“因此,我們應該向大將軍——不,向皇帝陛下效忠!”
然後民眾們就理解了:天下要換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