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外賣網的確投資的比較多,按照現在的情況,投資最少有個兩億華夏幣左右。

但是成本與估值相差三十倍以上,的確是有點容易讓人接受不了。

何華沒有經歷過開心網的融資,思維還處於傳統企業上,最近接手光華集團,對網際網路業務也開始在熟悉,但這個思維還是沒有改變過來。

有點不明白蘇易的邏輯,何華疑惑的看著蘇易說道:

“蘇總,您確定是美刀,不是華夏幣嗎?”

“當然,怎麼了,何總,你覺得有點多?”

何華聽著蘇易凡爾賽的話,有點鬱悶,是不是有點多,你知道不知道麼。

不過還是掙扎一下繼續說道:“蘇總,這二十億美刀,投資方會認嗎?這和我們成本投資比相差太大了。”

“哈哈,何總,以後你可要好好補補網際網路的知識。”

蘇易聽著何華的話,不由的笑了起來。

笑完蘇易繼續說道:

“何總,網際網路是一個走概念思維的地方,不能按照傳統企業的思維去思考。”

“我們的外賣網投資的確不多,也就兩億左右,這只是我們的成本,融資一般都是按照未來的價值來預估的。”

看著肖海濤也是疑惑的表情,蘇易笑著繼續說道:

“融資一般按照市盈率來計算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外賣網雖然不賺錢,一直在補貼,實際我們補貼多少錢,這些錢就是我們可以計算市盈率的收入。”

“我們現在的每日訂單五百萬左右,大小城市配送費肯定有差異,按照一個訂單配送費平均在三元左右。”

“配送費2:1的模式,也就是配送員兩元,外賣網平臺一元,那我們平臺每日的收入就在五百萬以上,每月就在一億收入以上。”

“因為配送員有收入,我們就不用補貼薪資,我們的成本就主要在外賣網平臺的開發和運營上面,每月外賣網的成本,我記得上個月開發和運營的成本在三千萬左右。”

“按照這個邏輯計算,我們每月的盈利應該是在七千萬華夏幣左右的,一年的收入也就在八億華夏幣左右。”

“按照這樣折算,年利潤八億華夏幣,我只要一百多億的估值,只是算了二十倍的市盈利,這還是算客氣的,沒什麼不對”

何華看著蘇易侃侃而談,感覺對方就是強詞奪理的瘋子,但聽完似乎還又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