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陛下或許只是有些生氣。賀宗緯卻是發自內心的害怕。皇帝雖然是範閒地父親。但是他對範閒地瞭解。還不如賀宗緯深刻。有句老話說地好,最瞭解你地人。往往不是你的親人朋友,而是你的敵人。

賀宗緯知道範閒不會放過自己他不會像皇帝陛下那樣。真的認為範閒只是一位純臣一位孤臣,事事物物都以慶國地利益為先,在他看來。範閒是一個永遠以他喜惡為先地怪胎。

不得不說,賀宗緯對範閒地判斷是正確的。

賀宗緯地眼眸裡沒有怨毒之色,只是淡淡地自嘲與一片冰冷。他離開了亂亂的春園,回到了書房之中,書房裡的佈設比較簡單。但兩旁地書架上,卻是堆著極多的書藉與帳冊。

他走到書架之旁,沉思片刻。從一個不起眼的位置。抽出來了一個小冊子,然後坐到書桌旁,開始極為認真地查核起來。

這個小冊子是京都叛亂之後,禮部與內廷合力統計的大東山方面殉國名單目錄,賀宗緯統管都察院,又有陛下信任,在很久以前。就把這個目錄弄到手裡來了。而且在這間安靜地書房裡,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第三頁。第四十二頁的皺舊程度最深。看來也是他翻的最多地地方,在這兩頁前後分別是殉國地一百名虎衛籍貫名目以及監察院在東山路殉職的人員,上面有兩個名字十分顯眼。

一個是高達。一個是王啟年。

不論是這個小冊子,禮部最後地封單,監察院地請功報告。以及至內廷地最後核准。都已經判定了這兩個人地死亡。

然而賀宗緯不信。從很久以前。他都不相信這兩個人已經死了。哪怕事後他確認了大東山上收攏地屍首,確實有這兩個人,但他依然不信。因為這種手段。監察院很容易便能做到。

()好看的txt電子書

還是那句話。賀宗緯比皇帝陛下更瞭解範閒,讓他產生這個懷疑,是因為這幾年來的一些小細節,首先高達和王啟年是範閒地絕對心腹親信,不應該這樣默然無聞地死去。在陛下眼中看來,這都是兩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在賀宗緯看來,這兩個人有他自己地重要性。

其次。他這幾年一直在暗中盯著範閒。注視著其人的一舉一動,包括前幾天範閒帶著範若若以及監察院的官員前去祭陵。事後不久。他也知道了風聲,還曾經親自去查探過一趟。

和這幾年中一樣,範閒前去祭園。仍然只是那般清淡,最關鍵地是,那兩座寫著王啟年和高達名字的墳墓前。範閒並沒有刻意停駐,燒些紙錢。

範閒是個極其護短,對屬下極為照拂的官員。尤其是像這種死去地心腹。按道理來講。不應該只獲得這樣的待遇。

最後令賀宗緯下定決心。判定這兩個人沒有死的理由。則是另外一個小細節。當他動疑之後。開始動用都察院的力量,暗中旁觀撫卹放發一聲。高達一生未有娶妻生子。他死後自然一了百了,但是堂堂監察院駐北齊總頭目王啟年。則有秦有女有家有室之人。可是監察院每年地撫卹發是發了,但是從來沒有人知道究竟是誰領走了。

而最關鍵的是。王啟年死後。他地一家老小據說都遷回了老家,而在王家的家鄉。卻沒有人發現這一家老小地下落。

如果王啟年真的死了,範閒肯定會負責王家地生活起居。以他的性情。斷然不可能允許王啟年的遺孀遺女在世間苦楚地流浪。

王啟年沒有死,高達自然也沒有死,而兩個沒有死的人。為什麼屍首會在大東山上?為什麼監察院要幫助他們隱瞞?大東山上,百名虎衛灑熱血。攔兇劍,高達身處其間。為何不死?莫非他臨陣脫逃?王啟年事前在傳在山頂陛下身旁。若他未死,為何事後不見其蹤影?莫非當陛下陷入險境時。他已經跑了?

賀宗緯緩緩閨下卷冊,唇角泛起一絲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