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謝慎竟然說起儒家的好來,這真是出乎朱厚照的意料。
“先生真的這麼認為?”
謝慎自然明白朱厚照心中想的是什麼,他笑了笑道:“陛下面前臣怎敢妄言。這些蠻夷既然要學文化,無外乎儒釋道三者擇一。釋道這兩樣就不要考慮了,這些蠻夷有自己信奉的宗教且十分虔誠。那麼唯一可以讓他們學的就是儒學了。”
稍頓了頓,謝慎接道:“而且,儒學對於改造蠻夷思想有很大作用。如果他們真的從心裡認可儒學,那麼大明對其百便已經完成了征服。”
朱厚照點了點頭道:“其實先生真正想說的是後一點吧?”
。。。。。。
。。。。。。
“陛下英明!”
謝慎嘴角微微一勾道:“蠻夷雖然不比大明,但有些地方還是可取的。若能為大明所用,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文化入侵比軍事入侵更可怕,因為它可以從思想層面控制一個族群乃至國家,從而達到對這個國家的實際控制。
歐洲現在剛剛經歷了黑暗的中世紀,正處於思想矇昧的時期,若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完成儒學的文化輸出,徹底改變歐洲人的思想也不是毫無可能。
換句話說,謝慎利用的是一個空窗期,若是再往後歐洲人思想覺醒,再想完成儒學的文化輸出就絕不可能了。
“嗯,知朕者先生也。其實朕也是這麼想的。”
朱厚照道:“我大明的屬國無一不尊奉儒家。這西夷豈能例外。”
謝慎心中有些無奈,朱厚照還是沒有完全明白他的意思啊。
不過這影響不大,只要他照著自己說的去做,一切就都好說。
謝慎又想起盛唐時的遣唐使來。
有唐一代,各國都紛紛派駐遣唐使來唐學習。
學習的方面涵蓋政治制度、宗教、經濟、文化、匠藝各個方面。在諸國之中尤以某扶桑國最甚。
可惜當時的唐朝雖然已經有了科舉,但科舉體制並沒有像宋乃至明清時那麼完備。
沒有科舉的儒學最多隻是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方向,而不具備很強的文化輸出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唐朝向扶桑國輸出了那麼多,最終還能讓其保持獨立性沒有被同化。
假如當時唐朝已經有了完備的明清科舉體制,那想必這些派出遣唐使學習的國家都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真正變成唐朝屬國。
好在現在也不晚嘛。
佛郎機人有意學習大明文化,便給他們看看儒學的精髓,如果能文化輸出自然最好,如果不行對朱厚照對大明也沒有一絲一毫的損失。
“便依照先生說的做。”
朱厚照搓了搓手掌道:“至於顧鼎臣的事情朕也想好了,準其出任禮部右侍郎,並讓其入閣參與政務。”
皇帝陛下的思維跳躍性還真是強,謝慎愣了一愣才反應過來,天子已經在說另一件事了。
“陛下英明。顧鼎臣此次會試已經展現出了不俗的能力,臣相信其一定不會辜負陛下之恩。”
朱厚照這麼說就意味著謝遷可能真的離致仕不遠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謝老爺子的身體真的是一天不如一天。原本謝慎還打算讓謝遷再幹個幾年,現在看來恐怕是不行了。
謝遷一旦致仕,謝慎將會遞補為次輔,內閣也只有他和李東陽兩個人,確實太少了一些,叫顧鼎臣入閣也沒有什麼問題。可以只是叫他參與政務,而不授予大學士頭銜嘛。
有沒有大學士頭銜可是有本質區別的。這是對閣臣的一種認可。往往只有入閣時間較長,較得聖心的閣臣才會被授予內閣大學士的名號。
顧鼎臣即便入閣那也是給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