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天還未怎麼亮,位於飛機上,也看不清武漢的全貌。 如今的武漢雖然是中國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但畢竟工業化程度不高,跟後世的武漢沒法比,下面的燈光也不多。 整個編隊很龐大,10架伊16戰鬥機、24架CB-2轟炸機。 CB-2型為蘇聯一流轟炸機,巡航能力為1200公里,最高時速412公里,升限達9510米,可攜帶600公斤炸彈,有三挺自衛機槍。 日軍此時使用的九五式、九六式戰鬥機速度都不如CB-2型,無法截擊。 CB-2型轟炸機跟日軍的九六陸攻各有優劣。 前者的升限高、速度快,但巡航能力和載彈量不如日軍的九六陸攻。 所以CB-2型轟炸機無法執行遠端轟炸,但從漢口起飛轟炸南京卻是沒問題。 加上其速度快,即便是日軍的九六式艦載戰鬥機也只能勉強追上,打不過起碼能跑。 可九六陸攻就不行,打不過,也跑不掉。 其實就算是這次轟炸不派戰鬥機護航都沒問題,但若只是蘇聯的援華航空隊去,對於中國空軍來說,無疑面子上掛不住。 因為這次的護航任務不會太危險,所以才會讓第23中隊去,能讓第23中隊鍛鍊一下。加上有李航、呂吉淳、梁天成這樣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在,也能確保那些剛參軍的飛行員的安全。 越往東走,天色越亮。 “李航,前面就是巢湖了,我們要不要在合肥降落?” 就當編隊飛出大別山時,遠處寬闊的巢湖就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雖然還有幾十公里,但眾人在幾千米高空上,還是能看見那寬闊的湖面。 看到巢湖,自然就能知道合肥的位置。 “隊長不想在合肥降落加油?”看到呂吉淳用紙板寫的那句話,李航拿出自己的紙板開始寫起來。 這就是沒有無線電的弊端,交流真的不方便,只能用寫字來。 幾千米高空,還得控制飛機,又得寫字,無疑很考驗人。 忍著寒風,李航把寫好的紙板舉起來,讓呂吉淳能看清楚。 “我覺得降落加油很容易暴露,不如先去南京,返航時再到合肥加油。” “可以,這樣的確能更快地殺到南京!” 兩人作為中隊長和副總隊長,商量好後,自然就把這件事確定下來。 然後又跟轟炸機編隊那邊溝通了一下,然後就快速敲定了這件事。 雖說按照計劃,驅逐機編隊要在合肥加油,這無疑會耽擱至少二十分鐘的時間。 合肥距離南京太近,誰也不敢保證有沒有日軍的間諜在機場附近盯著,耽擱二三十分鐘的時間無疑很致命,一旦日軍有了防備,這次行動就有可能失敗。 所以呂吉淳這才想更改流程。 只要能完成任務,先加油,還是後加油,誰會去追究? 第23中隊其他飛行員也得到了這個命令,也都選擇贊同,畢竟先殺到南京更為重要。 隨著他們飛過巢湖,南京距離他們只有一百公里,眾人也都開始認真起來,不管是老飛行員,還是新飛行員,都很激動。 只是這些人激動地原因各不相同。 。。。。。。 南京,國際安全區,金陵大學。 在去年南京淪陷後,有一眾外籍人士成立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劃定的南京安全區以美國駐華大使館所在地和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金陵神學院、金陵中學、鼓樓醫院等教會機構為中心,佔地約3.86平方公里,一共25處難民收容所。 南京淪陷前,很多平民都未撤離,或許是覺得日本人殺來了也不過是換個人統治而已,可誰也沒想到日本人會那麼喪心病狂。 來不及撤走的平民和被困的軍隊就躲入了安全區內。 不過日軍對於安全區持模稜兩可的態度,不承認,但也沒否認。 主要還是成立安全區的不少外籍人士,日本人也不好得罪,包括拉貝這樣屬於盟友德國的僑民。 雖然日軍預設了安全區的存在,但不代表日軍就真的任憑安全區在那裡不管不問。 別看不少中國軍隊投降,然後被他們殺掉,但他們卻知道也有不少中國潰兵躲進了安全區。 具體有多少,沒人知道。 或許是幾千、或許是幾萬。 不過安全區內有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