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的名位起見。你來治水,當然為你的成功起見。
要治水成功,治過揚州,必治荊州。但是治到荊州,侵入他勢力範圍之內,就使你不和他打,他也要和你打,到這利害衝突不能並立的時候,一切無可計較,只有各做各的。所謂‘順理行將去,憑天吩咐來’。崇伯,你何必遲疑呢?”
文命聽了,連道:“是是。”兩人又談了一會,文命邀他出來輔佐。善卷道:“山野之性,無志功名久矣。況百歲衰齡,行將就木,哪裡還能出而馳驅?但願三苗早日授首,荊州早日治平,某得歸返故鄉,死正邱首,那就是受崇伯之賜了!”文命知其意堅決,無可再強,只得興辭下山。
歸到舟中,與眾人計議道:“三苗勢力既然近在咫尺,我們溯江而上,難保不受阻格,須有防備才好。”說著,就叫蒼舒帶五千人,由北江前進,檮戭、大臨為副,叔達作先鋒,龐降、庭堅各率千人,左右策應。又叫伯奮帶五千人,由中江前進,仲堪、叔獻為副,季狸作先鋒。季仲、叔豹各率千人,左右策應。文命自己統率萬人,帶了皋陶、伯益、隤□、朱、虎、熊、羆等,由南江前進,仲容作先鋒,橫革、真窺,各率二千人,左右策應。約在彭蠡大澤東岸取齊。
只有天地十四將並不派他們出戰。大家不解,都來問文命,說道:“料想三苗國民並非銅頭鐵臂,又非妖魔鬼怪,何必勞師動眾?只消某等十四人足以了之。或者徑將驩兜、三苗之頭取來,亦易如反掌。崇伯何以反不派某等呢?”
文命道:“汝等去攻三苗原是易如反掌,但是三苗之民受了三苗之毒,日日作宗教祈禱詛咒之事。我不願意再以神道設教,增長他們的迷信,況且三苗之民受毒已深,一時難以變化,斷非誅戮幾個渠魁便可了事。如其盡行殺去,亦萬萬無此理。
殺得多了,不特大傷天地之和,而且激起他們的反感,倒覺不妙。不如堂堂之陣,正正之旗,與他們決一個勝負。顯得天朝上國純尚實在,不貴神通,或者亦是一個感格他們的方法,所以暫時不勞汝等。如沿途有奇妖異怪攔阻去路,仍須汝等相助了。”天地將聽了,也就無言而退。
於是文命領了大眾,取道震澤之南,到了一座浮玉之山。
只見山上赤光蓬蓬勃勃而起,如火如荼,如霞如綺,大家都覺奇異。天色將晚,正在安營造飯,忽然前面一片喊叫之聲。仲容忙傷人訊問,少頃回來報告道:“前面有虎飭人,大眾兜捕,已逃去了。”叔達吩咐諸營以後切須嚴防,不可大意,眾人答應。
晚餐之後,仲容領了幾個兵士親自巡行。到得一處,聽見前面狗吠聲甚急,仲容料想是村民所蓄,不以為意。哪知樹林之中猛然有龐然大物突來襲擊。仲容眼快,舉起佩刀盡力砍去。
旁邊衛兵亦合力攻擊。那大物受傷,聲如狗吠,連叫幾聲,狂奔而去。仲容等亦不追趕,恐其復來,嚴防一夜。次日,兵士要想搜山,誅滅此大物,為民除害,仲容道:“不可。這次我們奉命遠征,行有期限,豈能延擱?我們通知後隊,叫他們留意就是了。”正說間,只見有許多百姓結隊而過,各持棍棒。
仲容便問他們:“為什麼要攜棍棒?”百姓道:“此山一種彘獸,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犬吠,能食人,所以我們走過此山,必定結隊持械。”仲容聽了,就叫他們過去。翻過浮玉山,已到東江。仲容飭人多備船隻,供文命等大隊之用。
後來由東江轉入浙水。一日行至一處,鼻中聞腥穢及腐爛的氣味。大眾四處尋覓,不得其物。後來遇到土人一問,才知道前數年洪水大盛時,有一條大鱅魚乘潮而來,到了前面,忽然潮退擱淺,不能游泳,顛頓跳擲,漸漸身死,皮肉腐爛,鱗骨堆積,成為一山。但是它的血肉深滲地中,雖則日久,但是仍有餘臭。每當秋季西風一緊,此地還聞到這股氣息,想來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