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若不是為了榮華富貴,又有幾人願意受那寒窗之苦呢!孔穎達曾經師從河北大儒劉焯,可是在這次的儒學論道大會上,卻是青出於藍,擊敗了自己的老師,可見其人求取功名之心,並不是一般的強烈。他家世代為官,他的父親也曾做到北齊的州法曹參軍,並非平民子弟,想必那山野村夫的隱士生活,他也是沒有興趣的,正是因為熟知其底細,所以當年我才會力勸主公招攬此人。”
王世充的臉上閃過一絲遺憾:“可能是那時候我在士人中的名聲不太好,他覺得當我的屬下沒什麼前途吧,所以這次楊廣開了儒家論道大會,他想借此名揚天下,謀取一個官身。只可惜其人鋒芒太盛,在大會上大大地折了許多前輩宿儒的面子,激得這些老傢伙派刺客要取他的性命,若非楊玄感的迴護,只怕這會兒早成了孤魂野鬼了,而楊廣好像對他也沒什麼興趣,論道過後,就不了了之,玄成,你看我們此時出手招攬孔穎達,有成功的可能嗎?”(未完待續。。)
第九百二十一章 河東三鳳
魏徵微微一笑,搖了搖頭:“主公,以我對孔穎達的瞭解,他這回沒當成官,必以為平生之恥,十年之內,不可能出山了,更不可能投靠到您這裡。”
王世充微微一愣:“楊廣不給他官做,楊玄感那裡也只是一時迴護,以楊玄感現在滿腦子都是想起兵復仇的情況看,只怕多半也看不上這個只會尋章摘句的純儒生,既然如此,他何不投到我這裡,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呢?”
魏徵嘆了口氣:“這些文人,都骨子裡清高得緊,就象三國時的諸葛亮,對自己都是待價而沽,只有看準了主子,才會出山,希望意中的主人能象劉備劉玄德一樣,與諸葛孔明成就一段君臣佳話。”
“孔穎達挑選在這次楊廣主辦的儒家論法大會上出山,就是想在這大會上大出風頭,引起楊廣的注意,畢竟楊廣在文人圈中的名聲,在這次殺薛道衡之前,還是很響的,天下的文人雅士,也多願為其效力,而且,有了虞世基和裴蘊這兩個例子,北方世家大族的子弟們,就更有入朝為官的衝動了。”
“可是這回楊廣沒有用孔穎達,顯然是讓他失望了,既然在楊廣手下做不了官,他也不可能在主公或者是楊玄感哪裡當個幕僚,那樣對他來說可能會覺得掉價。所以他求官不成,一定會回山裡當隱士,指望著走主君入山中求世外高人的路子,再次入朝為官呢。”
王世充哈哈一笑,拍了拍魏徵的肩膀:“這人就叫死要面子活受罪。與這種華而不實。脾氣古怪的文人相比。我倒是覺得一百個孔穎達也比不過一個我的魏玄成啊。有先生在,我並不需要其他人了。”
魏徵的眼中閃出一絲感激之色,轉而嚴肅地搖了搖頭:“主公萬萬不可出此言,您現在手下武夫不少,但是可以獨當一面的文人俊才卻委實不多,我的才華在於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為您出謀劃策上。但是隻憑這一點,還是遠遠不足的,您這裡還需要發號施令,寫各種詔令檄文的文才之士,不然您想要號令天下,卻沒人給您寫檄文詔書,也是不行啊。”
王世充點了點頭:“孔穎達是指望不上了,這種會寫文章的人才,玄成能不能幫我舉薦幾個?要不一些江南那裡的文人也行。”
魏徵沉吟了一下,雙眼突然一亮:“有一個人倒是現成的。就要看主公敢不敢擔一點風險了。”
王世充連忙說道:“此人是誰,用他有何風險?玄成但說無妨!”
魏徵點了點頭。正色道:“主公可曾聽說過河東三鳳?”
王世充的心中一動:“河東三鳳?可是說的薛家的一門三個俊才?”
魏徵微微一笑:“正是,想不到這三人的名聲,主公都知道啊。不過我還是要說一下,您聽聽對不對。”
王世充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