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為吸引學子的地方,若其他書院還是隻傳“道”,而不傳“術”的話,那基本上同太學沒有任何競爭力。

衛泓的離去,使得他的兩位好友王覽、謝纘也跟著去了太學,至此,昔日潁川書院的三大風雲人物就這樣從潁川書院“畢業”了,這“三賤客”的到來,使得太學的聲勢更加旺盛,來太學求學者不計其數。

此時的太學,儼然真正成為了天下學子心生嚮往之地,而自從潁川書院開了准許nv子入學的先河之後,一手構建太學的荀顗自然也將這樣的制度加入到了太學中來,而現在大眾的審美觀又向才貌雙全的方向轉變,是以只要名mén貴nv幾乎都會去太學之中深造一番,以提高自己的身價,而一些二三流世家之nv同樣如此,她們還期待在太學之中釣到真正的金龜婿呢。

總之,整個太學就成了魏國年輕人深深嚮往的地方,能在太學獲得“畢業證書”的話,意味著以後絕對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

荀粲自接到那封聘請他為博士的邀請函時,在回洛陽的路上,就仔細的將太學的制度的研究了一番,他發現這太學不愧是兄長搞出來的東西,裡面的學科之全面,分類之仔細,真是讓人佩服,而荀粲也發現,兄長不僅僅重視儒學,更加重視的,卻是理科以及武功……

這讓荀粲暗暗讚歎,不愧是兄長大人,一眼就看出了科學的重要xing,至於重視武功,便可理解為對學生身體的鍛鍊了,太學出來的學子,可不能是文弱書生,而北地本來就民風彪悍,這樣一來,倒可以讓學生們不是一味的沉浸在書本之中,而是在保證身體健康的同時,文理雙修,漸漸的讓整個漢族重視科學與體育……

事實上,自從楚漢相持時期,之前的那位“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穿越者,早就搞出了阿拉伯數字以及各種公式之類,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南楚的科技發展也比北漢要強,它在海上的勢力幾乎無可匹敵,吳王孫權自獲得荊州之後,就沒有北上一統中原的**,而是積極發展航海業,大力表彰那些探險家,開始了向外殖民擴張的路子……

所以,江南之地雖然豪mén世家根深蒂固,但國內的矛盾卻並不尖銳,大抵是由於所有的人民都幾乎都過上了溫飽的生活,實在窮的沒法的人,也加入了大航海的事業,積極拓展海外,為吳國所攫取的財富簡直驚人,而相對來說,總是經歷戰luàn的北方地區如今才剛剛穩定下來,還有北邊的異族威脅,所以依舊有種內憂外患的感覺。

荀粲知道,自己的這個博士位置怕不是那麼容易獲得的,或許自己走入太學的時候,非議之聲將會鋪天蓋地而來,按照他的年齡來說,更加像一個學子,而現在,自研究過博士在太學的特權之後,他對這個位置產生了興趣。

太學隸屬太常管轄,“太常”為九卿之一,取“yu令國家盛太常存”之意,太學隸屬太常更有其實際意義。在管理上,太常持重的是選拔總領綱紀的祭酒(校長)和學識淵深的博士(教師)。北漢規定:“祭酒”必須是“有聰明威重者”,其條件高於博士,或說是博士領袖。北漢博士須選試而後用,很強調博士的師表風範。即“既yu其為人師範,則不容不先試其能否。”所以北漢規定,太常卿每選任博士都要經過一定測試,並要上奏其能否。極為強調“德行高妙,志節清白,經明行修”的選任標準。由此可知,博士官的選任最後要由皇上審定。而且選任時要有官員保舉。其舉狀要寫明被舉人的品行、禮法、學識、身體狀況及家族屬行為是否合乎禮度等。並且規定選任博士年齡限制在五十以上。

雖然現在北漢已經被魏國所取代,但之前人們對博士的印象已經算是根深蒂固,必定是上了年紀的大儒,而如今荀粲卻陡然要被任命為博士,雖然可以讓荀粲的名氣再一次增加,但他的年紀畢竟太年輕了,而且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