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而低頭想賈詡最先的問題,在哪裡辦公好呢,蜀中地盤比漢中大得多,可是漢中又是自己的發源地,怎麼取捨呢,陳林一時難以下結論,為什麼不問問賈詡有什麼好建議。於是陳林說道:“那文和可願分析一番,有何計策供某選擇?”

賈詡一聽,就知道,於是說道:“益州乃是大漢最大的一個州之一,但是這幾年天災頻發,戰亂不止,人口大量的減少,除了我漢中郡其他個郡無不是人口銳減,此乃是蜀地一劣;但是蜀地肥沃千里,只要假以時日,加以休養,必能恢復往日繁華,此乃一優。蜀地士族根深蒂固,縱橫交錯,關係複雜,治理上十分困難,此乃蜀地二劣;但是主公帳下人才濟濟,加上主公唯才是舉,天長日久必能形成一股以主公為中心的勢力,此乃是主公二優是也。蜀地蠻夷遍地,時常作亂,耗費資財,不利於治理,此乃三劣;主公漢中互市成績斐然,在廣漢與巴西郡同樣取得成果,可見互市政策可以有效的解決異族的問題,加以主公寬宏如一,待夷人與漢人一樣,必使夷人歸心,此乃三優。蜀地縱橫千里,戰線疊長,此乃四劣;但是益州天險尤勝天下其他地區,蜀地雖然地廣,卻易守難攻,只需堅守巴東以防荊州,陳兵上庸可敵南陽、襄陽,北有陽平關扼守故秦,所以我軍也可立於不敗之地,此乃四優。”

陳林聽得津津有味,賈詡四劣四優說得有理有據,但是陳林一聽完卻說道:“咦,文和,你說這麼多都是關於蜀地的,卻沒有說治所的事情啊?”賈詡一笑:“主公,詡只是想透過這四優四劣讓主公明白,蜀地是怎麼樣一個地方,若是主公據守蜀地,別人很難攻進去,可是主公亦不易攻出去。所以治所定在何處,還需看主公志向,詡言盡於此,告退。”賈詡說罷就丟下陳林一個人自己想去。

陳林無奈的望著賈詡遠去,這個賈詡,總是那麼小心翼翼。陳林不傻,知道賈詡的擔憂,賈詡擔憂陳林會變成一個不思進取的人,陳理想起了許多年前阿爺說的話,以益州為本,故秦之兵,逐鹿天下。故秦是哪裡?故秦就是西涼、三輔,就是陽平關之北。而賈詡剛剛投靠陳林的時候聽說了這個戰略也是十分的贊同,今天卻一字不提。陳林:“黃燕,去請子喬來。”

張松不一會就來到:“拜見主公,不知主公喚來是何事?”陳林呵呵笑道:“子喬啊,汝兄長已經得令歸府了,還望子喬今後多勸勸令兄可願為某出一把力啊。”張松大喜,知道張肅可無憂,這些天不少張肅的好友等等都來求張松,希望張松給陳林勸勸,讓陳林放了張肅。可是張松又怎麼出得了口呢, 這時候聽陳林親口說放張肅回府,心中不知幾興奮,急忙跪下,陳林感覺扶起來,說道:“子喬毋須如此,今日喚你來卻是另一事。”

張松一正,說道:“願受主公差遣。”陳林遂將治所所在的事情一說,問張松有何意見。張松必賈詡年輕,又是後進的謀士,雖然一直得到陳林的信任,但是遠遠比不上賈詡,功勞不夠賈詡大,信任比不過賈詡,同時張松是一個年輕人,總期望能出人頭地,建功立業,聽完陳林的問題,脫口而出就說道:“蜀地宜守不宜攻,主公萬萬不可迷戀蜀中安逸失了銳氣,蜀地可為糧倉,卻絕非霸王之地啊,主公何不效仿漢高祖守蜀地北上故秦以出中原。”張松倒是沒有賈詡那般長篇大論,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張松和賈詡兩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啊,言語之中沒有一絲對漢室的敬畏,但是每次行事起來又都不停的勸陳林以尊漢室為名,這些都是偽君子,徹徹底底的偽君子。

陳林心中笑了笑,揮揮手示意張松退下。從兩個人的言語中就可以看出賈詡的老練,賈詡沒有對陳林說在哪裡做治所不好,只是分析了一番,讓陳林自己選擇。張松就不一樣了,直接叫嚷道蜀地不行啊,會讓人變頹廢的,甚至讓陳林做漢高祖,漢高祖是什麼人,開國皇帝啊。陳林現在是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