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sè變;張嘉貞也是心中咯噔一下;驚怒得無以復加
這時候;杜士儀又對源乾曜和張說拱了拱手道:“源相國;張相國;宇文侍御雖則看似衝動;卻也是一片公心;今ri之事;本聖人jing戒百官;驟然出現如此變故;怎可不行徹查”
苗延嗣在宇文融突然殺出來的時候就覺得不好;待見杜士儀突然更是犀利地一語中的;他亦是更明白事情不妙。此刻見源乾曜和張說對視一眼;分明彷彿有些默契;早就悄悄來到張嘉貞身後的他立時低聲提醒道:“相國;當斷不斷反受其害行刑之人可什麼都不知道”
張嘉貞這才立刻意識到;自己這會兒要是還攔著;指不定就真會被人認為王鈞和自己有什麼不清不楚了於是;不等源乾曜和張說開口;他便當機立斷地喝道:“先將此二行刑人拿下源翁;說之;我等立時去面聖”
對於張嘉貞這陡然之間醒悟過來;張說卻只是嘴角一挑;彷彿並不在意。然而;源乾曜卻慢條斯理地說道:“此事是宇文侍御先提出的;杜拾遺又點明瞭關鍵;讓他們倆也一塊去。如此聖人若垂詢;也更容易說得清楚。”
“那就如此。”
不論張嘉貞有多不樂意讓宇文融和杜士儀出風頭;可如今大勢已成不可阻擋;他唯一希望的就是把自己摘於淨了;因而只能把心一橫答應了下來。等到那兩個倒黴的行刑皂隸被人拖了下去;而鮮血染紅了地面的王鈞也被人抬了出去;又有人來擔著水沖洗地面;四周圍的文武百官;卻仍舊對剛剛的事情議論紛紛。
這其中;李林甫便不無殷羨地看著那三位宰相和杜士儀宇文融離去的方向;心中隱隱還有一絲懊惱。可想到舅舅臨終前還告誡自己不要立時鋒芒畢露;他便漸漸定下心來。
他雖不如杜士儀年輕;但卻比宇文融更有年齡上的優勢。三十許而官居五品太子左諭德。即使這些官職都並非清貴的實職;但只要品級到了;屆時有人願意提攜同列;他便能立時一飛沖天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心何在
read_content_up;
宣政殿中鴉雀無聲。
三位宰相都是常常踏入此間的;而宇文融和杜士儀;大約也是七八品的官員之中;面聖最多的。此時這囊括了老中青三代的宰相站在空曠的大殿上;面sè固然沉肅;但心情卻各自不一。然而;死板一張臉的大唐天子李隆基卻用犀利的目光在五人臉上掃來掃;突然沉聲迸出了兩個字。
“荒謬”
這卻也不知道是在誰。見誰都不吭聲;他方才一推扶;就此站起身來:“洛陽縣主簿;雖看似官卑職小;卻是在赤縣任官;也就是被人稱之為清官的要職;這王鈞卻無視律法;貪贓不;還在酒肆與民鬥毆;簡直丟盡了大唐官員的臉面偏偏這兒還有兩個宰相一個左拾遺上書;言道朕杖殺此人不當哼;朕恨不得將其拉到天津橋外天街之上;當著東都洛陽上下百姓的面活活打死了他”
張嘉貞聽到天子這話中無疑是責備張源乾曜和杜士儀多事;心中不禁暗自稱快。可他這高興勁才剛剛提起來;就只聽李隆基詞鋒一轉;臉sè突然又和顏悅sè了下來。
“然則杜拾遺年輕氣盛;熟讀律法;這份忠心體國的心意;朕取了。之和安陽的建言;朕也知道你們的苦心。只不過杖殺固然是非刑殺人;朕卻取的是其震懾之意再者;王鈞不同前人;卑鄙可惡;貪得無厭;正當殺一儆百;為百官之戒”
見張源乾曜和杜士儀均長揖施禮;李隆基自忖這長篇大論足以⊥三人服膺;這才淡淡地道:“不過;你們剛剛;行刑之際;王鈞只受杖三十餘便一命嗚呼;疑是有人唆使行刑的人;此事著實更為可惡三位宰相既然ri理萬機;此事也不勞你們再過問;宇文融;你既然此前便充覆囚使;杜士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