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客戶一個公道。能夠在此次啟程周遊天下之前遇上杜明府;實在是人生一大快事。今ri啟程;來ri有機會再行拜謁”

杜士儀知道自己也沒什麼好藉口留人;更何況;眼前這個爽朗仗義的青年只有出蜀方才能名動天下;成就一代詩仙瑰麗無匹冠絕古今的風格;當即點點頭道:“身為父母官;自當為民做主;這案子我自會盡力。你們既然要動身周遊天下;我也不說別的;一路珍重;尋常程儀我也不送了”

側頭對旁邊的赤畢吩咐了一聲;等他呈遞了一份東西過來;杜士儀接了在手便策馬上前;含笑衝兩人又遞了過去:“這是我的帖子;別的人我不敢說;上清司馬宗主;嵩山懸練峰草堂盧師;京師宋開府;東都源相國;還有麗正書院賀學士等等這些於我有師友之誼的;興許會為二位一開方便之門。”

杜士儀所言;既有名聞天下的文人雅士;也有朝堂上首屈一指的高官;因而李白接過那打磨光滑入手沉甸甸的竹製名帖;出神片刻便爽朗地笑道:“好;如此好意;卻之不恭;我收下了;多謝厚誼”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四百零六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

read_content_up;

成都城北十八里;在大唐建國之初;本是一個有二三十戶人家群居的張家村。可蜀中太平富庶;久而久之二三十戶就變成了一百多戶;兼且又有客戶隨遷而入;雖則附近並沒有富餘的平地;可幾座山丘上卻是可以種茶的;漸漸便有十餘客戶在這裡種起了茶樹;規模最初也不算最大;但隨著飲茶的習慣在成都諸佛寺之中蔚為盛行;漸漸竟傳到了長安洛陽這樣的兩京之地;近幾年茶葉越來越好賣;讓他們大為振奮。

於是;為首的周、孫、彭三家;不但把各自的親族姻親都接了過來一同侍弄茶園;而且把沒有土地的浮戶也招攬了不少作為傭工;ri子過得紅紅火火。

因為三家人都頗會做人;對於鄰近的張家村村民也都頗為慷慨。除卻農忙時幫手之外;助錢買耕牛;借錢延醫求藥;乃至於為村中請人教習識字;兩邊一直相安無事。於是;李家出面爭地之初;張家村受惠的村民也說過公道話。奈何李家根深蒂固手眼通天;家奴卻又如狼似虎;他們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誰都沒想到;李家不但強佔了茶園;隨後竟又是把這些客戶告上了官府可當李家人挨家挨戶送來了兩三貫四五貫不等的錢;又往村正那兒直接威逼利誘;又是對眾人一再鼓吹朝廷新政對居人不利;對客戶偏袒;他們不知不覺就動了心。

案子開審這一天恰是寒風凜冽;但草亭前頭早就擠滿了一二百人圍觀。看到一行二三十人簇擁著當中七八騎人從小道緩行過來;人群立時微微sāo動了起來。好在縣廨早就派出了皂隸差役彈壓;現場只是亂了一小會兒就恢復了秩序。當發現為首的年輕人身穿綠sè官袍;風儀翩翩時;立刻就有人彼此竊竊私語了起來。

“少府們都是青sè官袍;這必然是杜明府了”

“這位明公真真好年輕”

“我家孫兒也才這般大……真是比不得喲”

杜士儀當初在萬年縣就曾經準人旁聽;可那會兒進來的人有限;又是在縣廨之中;容易彈壓;這會兒卻是在露天;差役皂隸們一個個壓力山大。好在杜士儀特意把赤畢等幾個從者撥來引導;他們只要聽人分派行事;眼見得杜士儀在草亭上居中的位子上盤膝趺坐;看上去閒適自如;他們不知不覺也微微鬆了一口氣;旋即竟如同尋常百姓一般;伸長脖子想看看今ri究竟是何等戲碼。

“請李天絡。”

李天絡早就來了;向心腹家奴確定過張家村村正以及自己重金買通的人都來了;而其他村民也都撈了自家好處;他便怡然不懼地應聲上前。儘管未有官身;但李家是衣冠戶;即便他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