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他方才急急忙忙地說,“還請贊普稍待,這安西使者所言不同尋常!”

封常清之前作為張興從者,一直戴著帽子不太出現在人前,再說吐蕃君臣何至於會注意到一個小人物?故而此刻他儘管胡謅,滔滔不絕地說道:“我大唐安西四鎮節度使來大帥得知吐蕃即將犯小勃律,大為震怒,大帥有命,屆時將從龜茲調集步騎一萬救小勃律,疏勒守捉使、撥換守捉使,以及護密國和識匿國等,均一口答允派軍將相從……”

當尚青急急忙忙將安西四鎮節度使的一番佈置翻譯給尺帶珠丹聽時,他頓時捏緊了扶手,面色很不好看。可緊跟著,他便聽到了更加讓自己震怒的訊息。

“而我在來途時,已經將我大唐安西大都護府的軍令傳給了鄰近小勃律的阿弩越,他國中懼我安西四鎮軍威,已經決定大軍來時望風而降!”

阿弩越乃是小勃律邊境的小國,因為國家太小軍隊太少,一直都是牆頭草,如果大唐真的大兵壓境,肯定就順勢降了!

此時此刻,尺帶珠丹已經毫不懷疑這個貌不驚人的從者真是從安西來的,因為他早就從尚青口中得知,張興來自隴右鄯州,就算倉促得知吐蕃進兵小勃律的訊息,也絕對來不及去解西域那些錯綜複雜的小國和吐蕃以及安西四鎮的關係。即便他再想把小勃律納入囊中,可當尚青誠惶誠恐轉譯,道是封常清說安西四鎮節度使來曜已經傳信給河隴,正值大唐隴右增廣募兵,且屆時河西隴右兵馬即將大閱的時候,他的臉色終於陰沉了下來,側頭看向了金城公主。

“公主,請告訴唐使,我吐蕃絕無壞和約之意,至於出兵小勃律,完全子虛烏有,絕無此事!”

金城公主心中大感快意,卻是**地用吐蕃語答道:“這種事我能替你擔保一次,但如果這次失信,那就沒有第二次了!”

“僅此一次!”尺帶珠丹從牙齒縫裡迸出了這四個字,等聽得金城公主果然出面為他和緩,而那唐使張興先是將信將疑,隨即請單獨見金城公主商議開府之事,他知道金城公主性格偏弱,頂多在背後抱怨,他不由得吐出了一口鬱氣。

訊息走漏無所謂,橫豎兩國交兵,本來就是鬥智鬥勇,可這安西使者所言的應對之策,比當年張孝嵩出兵的路線還要精準,而且若真是大唐盡得周邊小國之助,即便此次吐蕃攻下小勃律,怕是仍不能守!更重要的是,大唐突然在河隴之地募兵閱軍,這會兒倘若還要分心在小勃律那偏隅小國上,豈不是因小失大?不行,他還得另外打探清楚!

第806章 真言動人心

和當年的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一樣,尺帶珠丹和金城公主也同樣是分居銅橋兩側的大殿。然而,和進藏時已經十六歲,而且此前在大唐皇宮整整學習了數年禮儀以及各種培訓,得到了太宗李世民嘉許的文成公主不同,金城公主是在中宗年間許嫁吐蕃的,那會兒她才十四歲,宮中韋后安樂公主正忙著和相王太平公主爭權奪利,根本沒有人真正重視她這個和親公主。

人人都說當年她是中宗親送到始平,又言說她乃是天子養女,可想也知道,韋后自有長寧安樂兩個嫡親女兒,宮中亦有其他飛揚跋扈的公主,她這個宗女算什麼?年幼的她,不過是在一片茫然的情況下就遠嫁到了吐蕃。在她看來,這座富麗堂皇卻空曠幽深的大殿不是她的居處,而是她的囚所!

而現在,這座大殿中再次迎來了來自故鄉的人。也就是近幾年大唐和吐蕃逐漸交好之後,這樣的使者方才日漸增多,帶來了那些只在她記憶之中的各種織物,各種小玩意。此時此刻,想到之前尺帶珠丹那猝不及防之下的狼狽,她不禁有幾分快意,對張興和封常清自然和顏悅色,不似最初相見時的疏離。至於李靜忠,本來就病尚未痊癒,即便不是靠自己的能力爬上這高高的布達拉宮,可剛剛見完贊普也已經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