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這一番交手快如閃電,疾似雷霆,雖然快到不可思議,可偏偏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的呈現在大家面前,這種“快的看不清,但偏偏還能看清”的感覺使得觀戰諸僧都有一種身在夢幻不在現實的感覺。

隨著兩人的爭鬥的越來越快,圍觀眾僧的喝彩聲越來越高。

諸僧見這兩人中,高大青年人一招一式霸氣豪邁,曠達奔放,動輒天翻地覆,靜如嶽峙淵停,一舉一動莫不有極大威力,開山崩城無過於此。

拳風掌勁瀰漫全場,壓迫的眾人一退再退。

有些玄子輩高僧只是被勁風擦了一下,便覺得渾身痠麻,氣力頓消,見勁風都有如此威力,實在不敢想向真正面對這個年輕人的時候的,所承受的壓力到底有多大。

但楊易雖然厲害,這掃地無名老僧卻也儘可以支撐得住,忽而一拳打出,正是一招羅漢拳,忽而一腳踢出,便是一招虎尾腳,繼而一掌拍出,正是大金剛掌。

旁觀寺僧見這老僧將少林七十二絕技隨手拈來,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妙到毫顛,高明到難以想象的地步。眾人不斷喝彩的同時,心中卻是越來越驚訝。

這少林七十二絕技自達摩祖師之後,再無一個人武僧能盡數學全,所謂人力有限而武道無窮,這七十二絕技中的每一種功夫都足夠一個武僧畢生研習,而且即便是耗盡一生精力,也不可能將這門功夫修習到圓滿的地步。

這與天資、機緣、悟性等等條件無不相關,便是能將一種絕技修到絕頂,便足以傲視江湖,行走天下。

只有天資絕世,修行勇猛精進的高僧才有可能修行更多的絕技。

自少林七十二絕技面世以來,有記載的,修行絕技最多的乃是宋朝初年的一位高僧,此人曾將二十三種少林絕技集於一身,一身功夫堪稱無雙無對,但也只是止於一十三種而已,若想修習第一十四種絕技,已屬妄想。

但今天這位老僧只是在片刻之間,連施妙招,每一招都是七十二絕技中的一種招式,只是片刻之間已經施展出了十幾種絕技,看的現場眾人眼花耳熱,心頭亂跳。

按說七十二絕技裡面有輕功,有暗器,有腿法,有掌法,灰衣老僧手中只有一個笤帚杆,應該無法將這七十二門絕技展現出來,但他以棍做刀、做槍、以內氣做暗器,竟然全都能用了出來。

有心人在老僧與楊易對攻之時便已經默默盤算,待見到老僧拈花一指遙遙前擊之後,心中又驚又喜,知道這七十二絕技已經被老僧全部施展完畢。

第七十三章拔掉心中刺

“轟!”

楊易與老僧激戰百招之後,忽然一掌拍出,打向無名老僧。圍觀眾僧見他打出這一掌之後,無不驚訝。

有的老僧大聲叫道:“大力金剛掌!他怎麼也會這套掌法?”

原來楊易剛才拍出的這一掌正是少林七十二絕技裡面的大力金剛掌。

這無名老僧會使少林七十二絕技,圍觀僧人雖然感到震驚,但更多的則是激動。這老僧一看便是少林寺內的前輩高人,這七十二絕技被他學去了,他們只有高興之理,而無擔憂之心。

但楊易卻非少林弟子,竟然也會少林絕技,這就由不得他們不吃驚。

楊易一招大力金剛掌拍出之後,不待招式用老,又是一拳轟出。這一拳轟出之後,圍觀眾僧又是一陣喧譁,這一拳赫然便是韋陀杵。

只見楊易韋陀杵打出之後,變拳為指,一指點出,竟便是一指禪功。

這圈外光頭門的驚呼聲中,楊易手中招式不斷變幻,一會兒是羅漢拳,一會兒是拈花指,一會兒是金剛掌,一會兒是無相劫指,一會兒是千葉如來手。片刻間,已經打出十多種拳法,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少林絕學,出手之精妙,用勁之高超,實在是超越了眾人的想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