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像就有,我看不少家境比較差的同學兼職做這個。”

“不過我聽他們說,好像這個業務不多,賺的也不多。而且去小區發傳單,都被物業追著趕。”

蘇易明白雷宇軒說的。

現在很多中介或者超市都會僱人在小區門上發宣傳單,甚至還貼各種小紙條,很惹物業煩,各種手段堵。

實際地推的思路和模式就是源於這種傳單。

於是笑著說道:

“這個不是去小區,而且是優惠券模式,並不是單純的宣傳,收入方面,如果你搞的好,可能有2-3個月的業務量,讓你賺個百來萬問題不大。”

共享單純時代,互相的競爭公司每天花費兩三千萬營銷費,維持那麼久,地推雖然是苦力活,但經不住需求大,持續久。

一個地推公司在這種時機下,兩三個月賺幾百萬太容易了。

想到這裡,笑著說道:

“我這個和你說的不一樣,這個只是引導使用者使用網際網路平臺,註冊、活躍等等。”

“推廣給實際使用者兩種優惠,首先線下憑藉註冊或者活躍標準情況,在你們那獲取小件的禮品,例如小玩具,小傢俱用品等等。”

“其次使用者在平臺活躍,我們會更加使用者活躍的資料,有相應的積分評定,可以再度兌換更好的禮品,和各種品牌的代金券,例如麥當佬、蘇伊士這種的西式快餐代金券,絕對不是掛羊頭賣狗肉的那種搞宣傳的優惠券。”

張海夢聽到剛才蘇易說的賺外快,不由的專心起來。

她父母是京都國企高管,薪資條件足夠讓她家衣食無憂,而且她喜歡舞蹈比較多,對商業賺錢感知不強。

她很喜歡互利網,對開心網和電商,社交的網際網路都是忠實使用者。

聽到蘇易說的營銷模式,還挺新鮮的。

現在網際網路營銷方式,她看很多網站都在做,主要是針對使用者進行業務宣傳,然後吸引主動上線。

可沒有給使用者送錢送禮品的方式,赤裸裸的換使用者來使用的,還真是沒見過,這樣多費錢。

這樣大筆的投錢,換使用者來使用平臺,估計人家領完東西就走了,那蘇易他們圖什麼呢。

想到這裡,於是好奇的說道:“這樣做費錢了吧,使用者來著領完東西就不上了呢。”

蘇易笑著道:“肯定會有這種情況的,而且很多使用者會這樣,但這要考驗平臺的留存能力。”

“就像超市和商城廣告吸引人流,最終也要看東西是否可以留住使用者,有20-30%能轉化成真正的使用者,那就是賺的。”

“營銷活動的精髓是先讓使用者知道,其次讓他們來,最後考慮留住,這個過程絕對不可能有活動能100%留住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