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選擇一個他最信任的人,那恐怕也不是和他最親密的蕭鐵奴而是楊開遠——因為後者沒有前者那麼令人畏懼的爪牙。
總之,我們的三將軍似乎是一個和誰都能合作、和誰都能做朋友的人。他彷彿沒有什麼突出的才能,但置身於兄弟七人之間,狂傲如蕭鐵奴也不忍說楊開遠沒資格做他的兄弟。這樣一個沒有鋒芒的人身處漢部七雄之中,本來可能終其一生都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影子,但永遠讓人捉摸不透的歷史,竟然在這個最撲簌迷離的時間點上把他推向最引人注目的舞臺中心。
“三將軍!平州方向的大軍,似乎是向我們這裡開來!”
“哦?”楊開遠頗為吃驚,他也不掩蓋自己的驚訝,但經年的歷練卻讓他驚而不亂:“派出侯騎仔細偵察,不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派使者去問他們要來幹什麼;急報津門、大定府;通知遼河商船迴避;通知城外諸村落戒各。遼口郎將以上,半個時辰後到軍議廳集合。”
沒什麼出奇也沒什麼破綻的命令,說完後楊開遠便調出遼口最新的地圖和北國最新的情報再看一遍,他並不是過目不忘、聰明絕頂的人,做事情之前習慣了先把準備做足。
半個時辰後軍事會議召開,折彥衝去大定府以後這裡本來就處於警戒狀態,所以將領們對於出現突事件並不顯得驚慌。
楊開遠環視眼前這些中級將領,這些人大部分是在無數次戰鬥與訓練中逐步歷練出來的青壯年漢子,他們沒有世襲制度下的貴族氣息,也少了蕭字旗那種掩抑不住的蠻橫與猙獰,但面對戰爭時往往卻顯得更為堅毅。
“東邊出狀況了,”楊開遠道:“如果平州兵馬的目的真的是遼口,那後天這個時候就會抵達城下,大家有什麼意見沒有?”
和曹廣弼不同,楊開遠不會給下屬不敢放言的壓力。通常來說,一個領導的能力一旦和下屬拉開一定的距離,就會對下屬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讓他們不敢隨便開口。如果這個領導在屬下心目中形成“英明神武”的印象,那他的下屬恐怕就連一句話也不敢說了。但楊開遠身上卻沒有這種氣質,他的地位決定了他有領導遼口的資格,而他的能力既不顯得太弱,又不顯得太強,所以下屬們在他手下既不至於不服他,又能揮出比在曹廣弼手下更高的思考積極性。
“打!”先開口的是武衛營的郎將張忠漢。這個青年將領是張老餘的養子,鐵匠出身,從死谷裡跟折彥衝等爬出來時還是個少年,這十年間早己歷練得剛猛異常。
“還是應該先整頓好兵防,先立於不敗之地,然後穩中求勝。”說話的是精甲營的郎將羅子嬰,一個流浪到遼南的滄州農民,五年前透過選撥講入上十二村成為一個戰士,之後積功累進,去年升到了郎將,他事事都學他心目中的曹廣弼,無論是格鬥的風格還是指揮的風格都向一個穩字看齊。
各營將官紛紛話,說了好一陣,楊開遠才現場中有一個人從頭到尾都沒說話,卻是遼口的參軍李實在,這個長得有點o瑣的矮子在進入軍伍之前是個牧羊人。
“你就沒什麼意見嗎?”楊開遠問。
“呢……”李老實說:“平州軍的事情,大將軍應該會知道吧?”
“當然會。”
“那麼……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大將軍應該會趕在平州軍之前回到遼口。”李老實說:“那樣的話,我們只要保住遼口就行了。因為大將軍和蕭字旗一旦回來,我軍的作戰的形式就會完全改變。所以如果大將軍即將回來,我們目前便沒有必要走得太遠。”
楊開遠聽了這話暗中點頭。和蕭字旗相比,遼口軍就像一面邊緣開了鋒的巨盾,雖然能攻能守,但如果蕭字旗回來,在折彥衝的領導下充當起衝鋒突擊等任務的多半會是蕭字旗,而遼口軍作為蕭字旗後盾和輔攻隊伍的可能性也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