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來後又為難地說“可是我無法一次滿足你地要求你要得太多了”“沒關係你可以分批給我我現在地隊伍按德國標準還要差很多”

在同小蓋茨談好細節後,宋哲武又去見張宗昌日軍的制式武器是不輕易賣的張宗昌同日本人關係密切,只有他能辦到在付出200萬大洋後,宋哲武很快就拿到了支步槍萬發子彈雖然明知道當了冤大頭,也沒辦法,總得讓張宗昌拔幾根毛啊

槍支問題基本解決後,宋哲武召集他僅有的幾名軍官召開了建軍後的第一次全體會議把他的建軍目的,建軍理念標準,詳細的向幾人做了敘述當然,他的真實想法還是有保留的,現在還不是跟他們交底的時候

這幾人中蕭國棟,梁芳,王敘3人回國後都在孫傳芳的部隊裡任職其他幾人則在其他各路的軍閥部隊裡,官職最高的也就是個少校一來到宋哲武這裡,馬上都是中校,上校官職倒是其次,關鍵是他們都相信在宋哲武手下會得到充分的信任,而且幾人都是20多歲的青年人,對自己親手組建一支部隊充滿了極大的熱情和希望堅決按宋哲武的要求,儘快把部隊整訓好

最後,宋哲武強調4點要求1,不能為了搶時間,在訓練上偷工減料2,強化紀律【基本就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翻版】3,強化拼刺技術4,各級軍官絕對不許剋扣軍餉,需要錢,找他要,但絕不許打軍餉的注意

經過一年的努力,到27年底基本把部隊訓練成型隨著各種武器的陸續到達,全旅初步具備戰鬥力

27年是風雲激盪的一年,這一年,先是412事變,接著就應該是81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宋哲武雖然在天津一心練兵,可也在時刻關心著國內的時局他一直擔心因為他的穿越而改變了歷史程序他清楚的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他最大的優勢就是知道歷史程序,清楚歷史的腳步每一步的落點,因此也能先於那些頂級的歷史人物選擇方向如果歷史因為他的到來而改變,失去這一優勢,在這個精英輩出的時代,他將很快被歷史的浪花所湮滅

隨著412事變,張作霖柳條湖被炸身亡這些他在中學就熟知的歷史事件的發生,宋哲武終於放下心來,歷史並沒有因為他這隻蝴蝶翅膀的煽動而改變,或者說至少現在還沒有改變

在隨後2次北伐時,宋哲武想盡辦法,使出渾身解數,才使他的部隊沒有開上前線張從昌剛一離開天津,宋哲武很快透過小蓋茨與時任晉綏軍第一師師長的商震取得聯絡,表示要歸降晉綏軍,唯一的條件就是保留他的部隊,併入商震得第一師蕭國棟等人很不解,一致因為應該加入中央軍,退一步說也要加入西北軍,對晉綏軍大家都不看好在宋哲武一在堅持下,最後大家表示一切聽宋哲武安排

閻錫山得到商震的報告後大喜過望,立刻以第三集團軍司令長官的名義給了宋哲武河北獨立混成旅的番號並告訴商震他已經上報中央,擬任命商震為河北省主席,宋部雖沒併入第一師,但還歸他這個省主席管轄不過宋部必須離開天津,由商震在河北擇地安置宋哲武在得到訊息後立刻表示同意,主動要求駐防淶源

宋哲武之所以選擇淶源,一是他忍藏在心底的想法是山西山西三面環山,有太行山和中條山做天然屏障,西面與陝西有黃河相隔,相對封閉,易守難攻,素有表裡河山之譽,是以後自己抗日的絕好後方和基地這樣好的地方在抗戰中卻被閻錫山拱手讓給日本人,實在是可惜淶源地處太行山區,是晉察冀豫的交通樞紐,是以後進入山西的絕好跳板其次,抗戰時面對強大的日軍只有在山地自己的部隊才有能力與之抗衡,所以部隊必須要熟悉山地作戰太行山正是練習山地作戰的好地方

“報告,所有物資已全部裝車,數量無誤,請指示”

報告聲打斷了宋哲武的思緒前來報告的是3團團長張濤,此時駁船上的物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