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王興剛的話把宋哲武和陶蓉都逗笑了,陶蓉說:“王處長,你也不要抱怨,總指揮這也是沒有辦法,現在部隊裡像你這樣的燕京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可是沒有幾個,你不去誰去?別人要是去了不但招不來人,還要把人都嚇跑了。你要不去,就得我親自去了。”
王興剛忙擺著手說:“那還是我去吧,哪敢勞動您的大駕!”說完拉著孫思華走了。
根據偵查,龐炳勳在黑石關後留了兩個團和一個炮兵營。其中一個團作預備隊,一個團和炮兵營在山腳後的鐵路線旁佈置了阻擊陣地,看樣子是要防備有韓復榘的人順著鐵路線衝過來。
陶蓉的意思是等韓復榘和龐炳勳打得差不多時,第四路軍在從龐炳勳的背後突然出手,兩面夾擊,把龐炳勳的這個暫編十四師徹底幹掉。宋哲武雖然覺得這樣做自己的部隊可以不用付出很大的代價,就可以取得出人意料的成果。可是宋哲武覺得這個辦法有些不地道,可也不願意自己計程車兵強攻上山,承受在他看來完全不必要的傷亡。
宋哲武權衡之後決定,先把部隊運動到黑石關後,待韓復榘和龐炳勳兩人打得差不多時再出手,這樣韓復榘絕處逢生的感覺會更強烈一些!至於陶蓉想消滅龐炳勳的想法,宋哲武是不會考慮的。
宋哲武還記得38年臺兒莊會戰時,堅守臨沂苦戰不退的龐炳勳一生中說得最光彩的一句話:“我年將60,一腿尚瘸,毫無牽掛,能參加保衛國家的抗日戰爭,是生而有幸啊!如果能在中國復興史上增添光輝的一頁,固然是我的願望;即使把我們壯烈犧牲的事蹟在亡國史上寫上一行,也算對得起祖宗啊!”
臺兒莊龐炳勳固守臨沂之戰,龐炳勳的部隊打得很艱苦也很英勇,後世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敵軍窮數日的反覆衝殺,傷亡枕藉,竟不能越雷池一步。當時隨軍在徐州一帶觀戰的中外記者與友邦武官不下數十人,大家都想不到一支最優秀的‘皇軍’竟受挫於一不見經傳的支那‘雜牌’部隊。一時中外哄傳,彩聲四起。”
就衝龐炳勳這一句話,宋哲武也決定放龐炳勳一馬。宋哲武也想再看見龐炳勳在國戰中痛擊日寇,當然,他也想看看他是否有能力挽救龐炳勳。
鞏縣至洛陽一帶,已經是多山地帶,確切地說是半丘陵地區,這裡的山勢都不是很高,山勢也不是很險。不過在這樣的地域掩藏兩萬來人馬,還是很容易的。由於宋哲武不想對龐炳勳趕盡殺絕,所以只是在黑石關後5公里外的山地中掩蔽待機。按照宋哲武的意思,炮兵營把二十四門法國產施奈德75mm山炮都一字擺開,對準了黑石關。
宋哲武第四路軍的山炮只有初期購進的一少部分是德國克虜伯產的,但是宋哲武知道法國施奈德75mm更好,單就射程來說,施奈德山炮發射榴彈,最大射程是9600米(40度);發射榴霰彈,最大射程是7850米(40度)。這兩個資料就遠比克虜伯山炮要高。比日軍一般步兵聯隊裝備的四一式山炮6300米的射程更是遠了很多,在宋哲武看來,日軍的四一式山炮就是垃圾,他的射程甚至還敢不上後期60以上口徑的迫擊炮。國內現在各部隊裝備的山炮有許多就是日軍的四一式山炮。
等到韓復榘二十師第二次進攻被打退後,本來還想等一等的宋哲武,又接到了蔣介石親自發來的電報。電報中蔣介石的口氣雖然很溫和,可是宋哲武還是能從字裡行間感覺到蔣介石的焦慮之情,先是詢問他到了哪裡,接著就告訴他,只要救得出韓復榘,就會對西北軍產生巨大的分化效應,對中央分化瓦解西北軍有重大意義。要他不惜一切代價務必為黨國競此功勳。最後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