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法案的意義太大了,如果真的透過,一旦中國贏得戰爭,那麼必然會出現數個乃是數十個由中國控制的獨立國家!整個蘇聯都會解體瓦解。

蘇聯瓦解是不是好事沒人知道。但幅員遼闊和資源豐沛的中亞如果被中國獨吞。。。。。。羅斯福很不甘心。但中亞不是太平洋,伊朗和阿富汗被截斷後,別說美國,就算英國政府都找不到任何插手的機會。何況中蘇已經宣戰,美國不管介入哪一方,都會成為另一方的攻擊目標。尤其是北京,其手上不僅僅有強大的陸軍(羅斯福認為空軍是陸航),還有一支正在飛速擴大的海軍。

連霍普金斯對此都無能為力,坐在旁邊無力的抽著煙:“他是我見過最偉大的戰略家,而且。。。。。。還有天生的好運氣。”

“是啊。他的運氣不錯,還有個願意聽話的國會。”羅斯福不僅羨慕中亞之爭,還對楊秋用戰爭脅迫國會的手段非常感興趣。他明白,戰爭的規模已經開始擴大,美國獨善其身的可能性已經很低,所以按耐不住的問道:“哈里,你不覺得他的辦法很好嗎?”

霍普金斯笑了笑:“是很好,日本進攻菲律賓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您打算提前介入嗎?”

羅斯福明白他的意思。嚴肅道:“我知道,現在介入太早。但哈里,你發現一個問題了嗎?美利堅正在被邊緣化!之前,我們都錯誤的估計了北京技術能力。雖然他們的經濟數字龐大,但那是因為佔了人口數量的優勢。在世界博覽會前,他們表現出的科技實力僅與義大利法國相當,但現在呢?我找不到言辭來形容。他們的航空優勢比我國還好一點。陸軍武器比德國都好,如果按照這樣來推測,海軍也不會很差。哈里。如果。。。。。。假如日本在我們介入前就失敗,那該怎麼辦?或者日本根本不和北京開戰,那我們的努力都將白費!”

霍普金斯愣了下,但很快笑道:“富蘭克林,你的擔心非常有道理,但有件事你忘記了。北京和莫斯科的戰爭必定是全面而殘酷的,他們之間距離遙遠,無論誰要征服對方都必須付出非常大的犧牲,不是短時間可以辦到的。或許楊秋先生手中有我們不知道的技術能力,但他的戰場太廣袤了。現在僅僅是開始,等戰爭進入中期後他的壓力會越來越大。至於他和日本的關係是無法共存的,所以他需要面對兩線甚至三線作戰的壓力。”

羅斯福雖然知道他說的有道理,戰爭不會短時間結束,美國和自己還有足夠的機會。他真正擔心的是大西洋!如果斯大林輸掉這次會戰,勢必會導致歐洲方向的虛弱。為何避免兩線作戰,莫斯科就不得不去示好德國。對英法甚至美國來說,德國是危險地,但不是致命的,因為德國太缺乏資源,連起碼的石油都湊不出,鐵礦石也需要靠挪威。但如果蘇聯用這些換取不開戰,甚至直接結盟!那對於大西洋來說,恐怕就是一場災難了。

如果出現那樣的話,美利堅恐怕不得不做出選擇,所以想了想說道:“哈里,幫我打個電話給馬歇爾,全面且詳細的掌握這場戰爭的進展!另外,幫我聯絡參議長,是時候增加軍費開支徵召更多計程車兵了,我有預感,美利堅被迫捲入戰爭的時間恐怕會比我們估計得更早!”

………

中亞的戰爭;如火如荼。為儘快的開啟局面,被譽為紅色炮兵之父的庫利克發揮出看家本領,在規模最大的東哈薩克戰場,總計投入了1點5萬門的各類火炮、以三個機械化軍的2千輛各式坦克和6萬騎兵為箭頭,發起了瘋狂地進攻。

數百萬發的炮彈,鋪天蓋地的砸在美麗的大草原上。地表,變成了月球表面,到處都是爆炸的坑窪和殘骸。在這種強大火力下,蘇軍進展“異乎尋常”的順利,短短72小時就已經向東推進了120公里。卡伊納爾、別斯塔馬克、巴爾沙特斯等等,上百座邊境小鎮迅速的淪陷,數以萬計的國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