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哈哈一笑,走入了屋內。

“小兔崽子,為何不先來通稟一聲。”蘇洪生罵罵咧咧,瞪了眼讓蘇小虎去把他珍藏的龍井茶取來,自己則瞄了眼楊秋的佩槍後問道:“大人,您來取子彈的?”

見到楊秋微笑的點點頭,蘇洪生的笑臉頓時僵了下來,走到後面從櫃子裡取出一個小布包:“勃朗寧和毛瑟各500,大人您點點。”

楊秋知道清政府對子彈控制很嚴,槍炮廠從下料到成品都有嚴格登記,就連尋常士兵平時槍裡也根本沒子彈,只有執行任務前才會發放,所以問道:“蘇老,在下初來乍到不懂規矩,這是不是要登記下?”

“大人放心,小人已經給您在造辦處登記辦好了,大人儘可放心使用。”

“那就好。”楊秋接過子彈,突然走到桌前將蘇洪生捏成團的畫紙展開,笑道:“沒想到蘇老記性這麼好,不錯,不錯。”

“老了,二十年都沒長進。”蘇洪生還以為楊秋是在笑他,氣呼呼指著剛進來的蘇小虎說道:“要不是這個孽子,老夫早想回老家享清福了。”

蘇小虎脖子一縮,知道這幾天老爺子心情不好,哪敢還嘴啊,立刻放下茶跑去院子裡和雷猛、秉文吹牛去了,楊秋見狀哈哈大笑道:“哈哈。。。。。。沒想到蘇老還在為我的胡話生氣,楊秋真是該死。”

“秉文。”

不等蘇洪生說話,他就對等在外面的秉文招了招手,後者立刻將剛才路過軍營時讓他取的包送了進來,接過包後楊秋也沒開啟,先問道:“蘇老,如果我定造幾支手槍,不知道要辦什麼手續?”

蘇洪生見到包,心裡就已經猜到了幾分,興奮地連忙將要辦的手續說了出來。

槍炮廠有槍炮廠的規矩,尤其是最近革命黨到處鬧市,所以對槍支的管理非常嚴格,雖然楊秋已經身為標統,但也需要經過層層登記,還需報提督府備案。聽到手續那麼複雜,楊秋頓時擰起了眉毛,看了眼蘇洪生說道:“蘇老應該聽過在下的事情,要不是這幾把槍,我恐怕。。。。。。。。”…;

楊秋當街遇刺的事情早已傳遍了三鎮,蘇洪生還以為他怕暴露了自己的配槍底細,又見他遲遲不拉開包,一輩子醉心槍炮的他真急了,知道楊秋剛上任還不通曉規矩,想了想後壓低聲音連忙說道:“不瞞大人,要是你相信我,不妨私造。”

“私造?”

蘇洪生連忙關起了房門,解釋起來。

原來,槍炮廠自從開工後,就常有朝廷官員和軍官來定造槍械,這部分槍械大都是不備案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私造的規矩。私造並不是私下找小作坊製作,走的也是光明正大的路數,只是私造一來數量不能太多,最多一二十支,二來花費要多些,因為要打點各級管事,三來不造長槍不配子彈,而且每把槍上都會留下特殊標記,以便萬一有事能查出槍支出自誰手。

楊秋沒想到這裡面還有這麼多規矩,難怪民國時期槍支氾濫,後期還有很多走單幫的造槍匠師,現在看來源頭恐怕就是從這種私造開始的。

想整頓也是以後的事情,現在這個私造還是蠻方便的,所以楊秋拉開包取出了厚厚一疊圖紙:“兩種手槍的詳細圖紙都在這裡,半月內蘇老能造出來幾把算幾把,如何?”

激動地連忙接過圖紙,也不管楊秋還在旁邊,蘇洪生就往桌上一攤就看了起來,雖然只是兩種手槍,但圖紙卻格外詳細,足足費了楊秋三個晚上才複製好,一想到這裡他就嘴角泛苦,槍械尚且如此麻煩,資料機內的大傢伙。。。。。估計直接會讓他抓狂!難道下半輩子就要呆在屋子裡天天描圖紙?

蘇洪生沒發現這些圖紙對於簡單的手槍來說似乎太厚了,只顧著兩眼發光,尤其是見到圖紙上各種配件上都表明了尺寸、型號連材料要求都寫在了旁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