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政治不是打打殺殺(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上派人把這封信交給杜文煥、這封信送到瓜州。”
該如何幫助巴赫提的兒子接替伯克職務,包括清洗于闐城中的敵對家族勢力,洪濤完全交給了皇太極的八旗軍去做,陸軍根本就不進城,只在外圍紮營。
隨即寫了兩封信交給王承恩,由他安排勇士營送往若羌。計劃又要變一變了,北路軍繼續按兵不動,南路軍則要從突襲者變成佔領者,所以兵力和彈藥儲備必須儘快加強。
這時候南疆複雜的地形就成了雙刃劍,既會延誤進攻者的速度也能拖慢防禦者的腳步,拉提甫汗率軍回援將會是個漫長的過程。
再加上布哈拉和哈薩克汗國有可能的介入,計劃中的決戰沒準不會發生在東邊的吐魯番城,而是換成了西邊的某個城市,從而有時間對計劃進行調整。
同時洪濤也意識到自己又犯了個大錯,不該讓八旗軍加入南路軍,而是應該換成鄂木布率領的土默特蒙古騎兵。
當初光考慮戰鬥力和高原艱苦條件下的行軍問題,把葉爾羌汗國內部的民族成分和歷史延續給忽略了。
如果早知道這裡的汗族依舊宣稱是成吉思汗的後裔,讓正宗的黃金家族後裔來和他們攀個親戚,有些問題可能解決起來會更容易。
可惜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吃,只能隨機應變儘量彌補。距離鄂木布蒙古騎兵的到來至少還有兩個月,期間總不能在於闐乾等著,葉爾羌和喀什噶爾這兩座南疆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城市必須先拿到手。
大軍在於闐城休整了三天,主要是在等八旗軍的清洗行動。完成之後,留下一支八旗軍百人隊和三支陸軍百人隊,全軍開拔向西撲向500多里外的葉爾羌城。
就在洪濤率軍離開于闐的當天,葉爾羌城的汗王宮大廳裡一片人頭攢動。幾十位埃米爾、大小伯克、酋長齊聚一堂,他們大多來自葉爾羌和英沙吉城,還有少數是從喀什噶爾趕來的,議題只有一個,如何應對來勢洶洶的明軍。
繼若羌、且末陷落,于闐又落入敵手,汗國軍隊損失慘重的訊息,隨著僥倖逃脫計程車兵和軍官傳回來,葉爾羌城中立刻人心惶惶。
做為葉爾羌汗國的“國師”,眼下大汗又遠征在外,沙迪和卓不得不親自出面,召集各族埃米爾、伯克、酋長們商議下該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入侵者。
會上有人提出派遣使節與明軍談判,如果能用錢財換來停戰是最好不過的;也有人覺得明軍來勢洶洶,汗國又正趕上內部空虛,給了錢也不一定管用。最好的辦法應該是暫避風頭,把主力撤退到喀什噶爾城去。
但不管是主戰派、主和派還是逃跑派,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反對。各族的利益不同,訴求也不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很快討論就變成了爭吵。
“安靜、安靜……葉爾羌城決不能讓異教徒佔領,這是先知的旨意!只要能堅守一個月大汗就會率兵回援,布哈拉汗國和哈薩克汗國的援兵也會趕到!
城裡是沒有足夠的軍隊了,但汗國的子民每個人都是真主的勇士,現在是證明虔誠的時候了!埃米爾們,讓你們家裡的小夥子和男人到城牆上去,把火炮準備好,真主與我們同在!”
眼見辦法沒討論出來一個能被所有人認可的結果,沙迪和卓有些坐不住了。葉爾羌城是沙迪家族的大本營,有道是人離鄉賤,毫不抵抗就撤往喀什噶爾城對家族利益十分有害。
而聽潰兵們描述,進攻若羌、且末、于闐的明軍也就大幾千人,即便戰鬥力強橫,長途奔襲下來也是強弩之末。如果能背靠葉爾羌城全力防禦,不一定沒有一戰之力。
至於說火器犀利、百步之外取人性命之類的細節則被自動過濾了。汗國軍隊裡也有火槍兵,威力確實挺大,可受限太多,算不上能左右一場戰爭的決定性兵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