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湖中,湖與金壇錯。三塔蕩西南溢為昇平蕩。前馬蕩水出溧水廬山,合高淳諸水,東逕為蕩入中河,東南流與漕河合,古中江也。五代楊行密築五堰,江自是不復東,禹跡中湮矣。鎮三:舉善、甓橋、廣道。

……

國學網站推出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回首頁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回首頁志三十四

地理六

△安徽

安徽:禹貢揚及徐、豫三州之域。明屬南京。清順治二年,改江南省,置鳳陽巡撫及安廬池太巡撫,兼理操江軍務,並統於淮陽總督。六年,俱罷。十八年,設江南左、右布政使,以左佈政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淮安、揚州九府,暨徐、滁、和、廣德四直隸州,駐江寧。康熙元年,始分建安徽為省治,復置巡撫,駐安慶。三年,江南分一按察使來治。五年,割揚州、淮安、徐州還隸江寧右佈政。六年,改左佈政為安徽布政使司。雍正元年,以兩江總督統治安徽、江蘇、江西三省。二年,升鳳陽府屬之潁、亳、泗三州,廬州府屬之六安州,為直隸州。十三年,潁州升府,亳州復降屬潁。乾隆二十五年,安徽布政使亦自江寧來駐。東至江蘇溧水;西至湖北麻城;南至江西彭澤、浙江遂安;北至河南鹿邑。廣七百三十五里,袤六百六十六里。宣統三年,編戶三百一十四萬二千一百八十四,口一千六百二十二萬九百五十二。領府八,直隸州五,屬州四,縣五十一。其名山:霍、皖、黃、九華、陵陽、敬亭。其大川:大江、皖、涇、樅陽、巢湖、淮、潁、渦、滁、澮、西肥、北肥、洪澤湖。航路:東達江蘇,西達江西、湖北。驛路:自安慶北逾北峽關渡淮達江蘇徐州;自江心驛東南出清流關達江浦;自桐城西南達湖北黃梅。鐵路擬設蕪寧路。電線。

安慶府:衝,繁,難。安廬滁和道治所。巡撫,佈政、提學、提法三使,巡警、勸業道,同駐。順治初,因明制,屬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始分建安徽省。十四年,設提督,轄上江營汛。十八年,省提督,併入江南。乾隆二十五年,移左布政使來治。嘉慶八年,以巡撫兼提督,轄二鎮各標。西北距京師二千七百里。廣四百五十里,袤二百七十五里。北極高三十度三十七分,京師偏東三十四分。領縣六。懷寧衝,繁,難。倚。東北:大龍山。西:皖山,百子。西北:獨秀山。大江自望江入,逕城南而東北出趨池口,又東北入無為。皖水自潛山入,會長河,逕石牌港入江。北:黃麻河,一名黃馬河,自潛山入,會沙河、高河,達桐城為練潭河。西北:井田河,上達練潭。西:冶塘湖,由皖口入江。東北:長楓港,引蓮湖、槐湖水入江,即古之長風沙也。碎石嶺汛二,石牌市汛一。長楓、三橋二鎮,巡司各一。一驛:練潭。商埠濱江。桐城衝,繁,難。府東北百二十里。東北:浮度山,北峽山一名北峽關,與舒城界。西:掛車。北:龍眠山,有水流為龍眠河,入松山、鴨子諸湖。東南:大江自懷寧入,東流,逕縣西南練潭驛為練潭河。雙河出縣東,二派合流為孔城河,與東南長河、白兔河俱入練潭河,至樅陽入江。三道巖關,縣西,咸豐十年重築。六百丈、北峽關、練潭鎮、馬踏石巡司四。驛二:陶衝、呂亭。潛山衝,繁。府西北百二十里。北:灊山,一曰皖山,又名天柱。漢武帝登灊禮天柱,號為“南嶽”,即此;道書所謂“第十四洞天”也。潛水今名前河,源出公蓋山,西流為開源澗。東南流,逕城北,東合皖水。出公蓋山,東逕烏石波,至城東崩河合潛水。南至石牌市,與太湖東諸水會,逕懷寧入江。東北:崑崙山,沙河出,會黃馬河入懷寧。吳塘堰,歷代開以灌田,康熙十一年修治。天堂砦,後部河所出。有巡司一。一驛:青口。太湖衝,難。府西北二百二十里。東:馬頭山。南:新寨,香茗。西北:龍山。北:珠子山。有關,西與英山界。太湖舊與小湖五,並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