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超乎想象。
行動式裝置不同於一般家用電器,因其便攜特xìng,對體積要求非常嚴格。好在公司有多年生產磁帶隨身聽的經驗,在元器件小型化上也領先於其它同類公司,內部佈局、機械傳動機構等難題很快得到了解決。
但在防震方面,他們卻始終無法取得進展。
行動式裝置空間有限,無法安裝大型的物理緩衝抗震裝置,如果研發小型抗震系統則成本會高到無法接受的地步。因而他們將研究的重點放在預讀緩衝的研發上。根據研究人員的設想,透過光頭預先讀取資料,存入緩衝儲存器內,再由緩衝儲存器讀取資料,是解決隨身播放器抗震的最佳手段。
經過資料預先儲存即便隨身播放器震動,發生光頭移位,也不會中斷播放。而當緩衝儲存器中的資料讀取完畢,光頭機構也已回位,可以重新順利讀取資料。
設想是很好的可實際做起來卻不那麼容易。
以他們和飛利浦公司簽署的紅皮書規定,FO機的高音質音訊,每秒鐘處理的音訊資料高達,墜昭。如果他們在行動式c。內設定3秒鐘的預讀緩衝,所需要的儲存器就將高達綏炬。
這樣大容量的緩衝儲存器,價格高昂不說,體積也太大。一個小小的行動式FO中,怎麼也不可能塞進去幾百k的記憶體晶片。要是專門研發超薄超小型記憶體那必然要設定專門的生產線,成本又會大大增加。
經過研發部門和銷售部門多次會商,大家終於決定還是對抗震技術不做過高要求,先就做一款縮小型FO機上市銷售。以後等到技術更成熟了,成本更低廉了,再來提高c。隨身聽的抗震能力,並且還可以將此作為升級換代的賣點向外宣傳。
可他們才想盡辦法設計出一個勉強達到最低要求的行動式FO機,人家的產品竟然都已經把廣告都打到電視上了!
這對所有參與研發的人妄來說,無異於一個沉重的打擊。
“不用在意,不用在意!這則廣告在電視上播了這麼幾天,卻始終沒有傳出上市的訊息,可見這也是一件概念xìng產品多半隻製造了幾臺樣機,對方根本沒有能力大規模生產。所以我們不用焦急,大家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說不定,我們還是第一個推出商業化生產行動式FO的公司!”
這幾天,公司的FO團隊負責人大賀典雄不停地這樣安慰手下研究人員不敢給他們絲毫壓力,而自己卻因為上火而嘴角冒出了一圈水泡。
他以前是一名音樂家,並非專業的技術人員出身。當初是社長盛田昭夫強力邀請,並多次上門拜訪,在感受到對方的盛情之後才加入的索尼。他一不是創業元老,二不是高技術出身,卻深受盛田器重剛一加入就擔當了新成立的索尼設計中心負責人。
就是他最先看到數碼產品在未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力排眾議,主持研發了FO機可市場反響卻並不理想。隨後又是在他的主導下,眾人轉向行動式FO機進行研究剛有點粗略設想,卻又被人搶先一步。
當他在電視上看到那款行動式FO機時,整個人都是一震。
這就是他絞盡腦汁,卻怎麼也不知道該朝哪個方向研究的行動式FO!不談那優雅的外形是如此讓人著mí,看面板上按鍵的排列擺放,就比他們設想的更加科學。只看那幾個鍵,他就知道對方在FO隨身聽的功能完善方面,已經遠遠地走到了他們的前頭。
還有畫面中那一閃而過的線控裝置,當他看到的那一剎那,就如一道閃電從大腦炸響。
他們研究了這麼久,所設計的FO隨身聽,還是採用和磁帶隨身聽一樣的控制方式:透過機身上的按鍵手動控制。誰也沒想過,還可以在上面增加一個外部線控器!這會給使用者帶來怎樣的便利,他直到從電視上看到,才猛然醒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