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過年,就想起我小的時候放鞭炮的事情。那時候的年,是充滿了濃郁煙火氣息的,而鞭炮,無疑是其中最令人興奮的元素。

我出生在一個寧靜的小鄉村,村子不大,幾十戶人家錯落有致地分佈在青山綠水之間。每到過年,整個村子就像被注入了無限活力,而鞭炮聲就是這活力的前奏。

我記得第一次放鞭炮的時候,我大概只有五六歲。那是一盒小小的擦炮,哥哥給我示範如何點燃。他拿著擦炮,在那個特製的擦紙上輕輕一擦,然後迅速扔出去。“嗞——”的一聲,緊接著便是“砰”的一聲脆響,我既害怕又覺得新奇極了。

我鼓起勇氣,學著哥哥的樣子,小手緊緊地捏著擦炮,心跳急劇加速。當擦炮擦出火花的那一瞬間,我慌了神,沒有及時扔出去,直到它在我手裡“嗞嗞”作響,我才反應過來,把它胡亂一扔。還好,擦炮在離我不遠處爆炸了,我卻被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眼眶裡含著淚花。哥哥在一旁笑得前仰後合,而我,在驚嚇過後,卻莫名地湧起一股興奮。

從那以後,放鞭炮就成了我過年時最期待的事情之一。每年一進入臘月,我就開始盼望著能夠拿到鞭炮。那時候,鞭炮可不像現在這樣種類繁多,我們常見的也就是擦炮、小掛鞭和二踢腳。

小掛鞭是最有過年氛圍的。一掛掛紅紅的鞭炮,就像一條條喜慶的小龍。年三十的晚上,爸爸會把小掛鞭拿出來,掛在院子裡的晾衣杆上。我和哥哥早早地就站在一旁,捂著耳朵,眼睛卻緊緊盯著那串鞭炮。爸爸拿著香菸,小心翼翼地去點鞭炮的引線。那香菸頭的紅光一觸碰到引線,就見引線“噝噝”地冒起了火星。瞬間,“噼裡啪啦”的聲音響徹整個院子,紅色的紙屑四處飛濺。我和哥哥在鞭炮聲中又蹦又跳,感受著新年的喜悅。

而二踢腳,則是讓我又愛又怕的存在。二踢腳體型比擦炮和小掛鞭都要大得多,它燃放的時候是先在地上炸一聲,然後飛到半空再炸一聲。那威力,讓人望而生畏。哥哥總是膽子很大,他喜歡放二踢腳。我只能在一旁遠遠地看著他,既羨慕又害怕。

有一年,哥哥非要拉著我一起放二踢腳。他把二踢腳插在雪地裡,讓我拿著香去點。我猶豫了好久,在哥哥的不斷鼓勵下,才慢慢地靠近。當香頭觸碰到二踢腳的引線時,我的手都在顫抖。引線被點燃後,我像被火燒了屁股一樣,轉身就跑。“砰”的一聲,第一聲炸響在腳下響起,我跑得更快了。還沒等我跑多遠,第二聲在半空炸響,那巨大的聲響讓我感覺耳朵都嗡嗡作響。不過,這次之後,我對二踢腳的恐懼似乎減少了一些。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放鞭炮的技巧也越來越熟練。我開始嘗試一些新的玩法。我會把擦炮扔到水裡,看它在水裡炸出一小股水柱;或者把擦炮埋在土裡,炸出一個小坑。有一次,我突發奇想,把擦炮放在一個破舊的鐵盒子裡點燃。結果,鐵盒子被炸得飛了起來,蓋子也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這可把我嚇了一跳,還被媽媽狠狠地教訓了一頓,說我這樣做太危險。

除了自己放鞭炮,看村裡的大人放大型煙花也是過年的一大樂事。那些煙花是需要用炮筒發射的,一個個煙花彈被裝進炮筒裡,點燃後,煙花呼嘯著衝向夜空。在夜空中,它們綻放出絢麗多彩的花朵,紅的、黃的、藍的、紫的……五顏六色的煙花照亮了整個村子,也照亮了我們這些孩子們充滿憧憬的臉龐。

我們這些孩子會圍在放煙花的大人身邊,仰著頭,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天空。煙花綻放的瞬間,我們會發出陣陣驚歎聲。煙花的美麗是短暫的,但它留在我們心中的美好卻是永恆的。

在過年放鞭炮的那些日子裡,還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記得有一年,隔壁的小夥伴小剛想捉弄一下村裡的李大爺。李大爺耳朵有點背,平時總是慢悠悠地在村子裡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