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雲曦將頭埋得更深,万俟宸的手帶著灼熱的溫度將她燒著,夏侯雲曦難耐的哼了一聲離開了他的懷抱,不知想到了什麼忽然抬起頭來看向他,“我不是隨便去見裕王的,你猜我在裕王哪裡知道了什麼?”

万俟宸看她發紅的面色和含了水一般的眸子真想就這般的吃了她,只可惜時辰不好,顧念著他的身子他便收了手不再逗弄她,他眉心微蹙,只覺得夏侯雲曦此番轉移話題太過生硬,可看著她的面色卻又不好繼續逼他,微微沉吟一瞬還是問一句,“怎麼回事?”

夏侯雲曦眸光之中閃過兩分暗光,所幸將當日的境況說了說,“彼時他已經被兩位將軍帶著的人馬包圍,就算他拼盡全力也不過是魚死網破,他總歸是不能得勝,我將此番道理講了一番,又將他身邊的親眷和此前的舊事唸了一遍,他到底不是那喪心病狂之人,這番他的態度便有幾分鬆動,然後,我說了他多年來無所謂為,卻在此刻大動干戈,這背後定然少不得有人推波助瀾,他當即面色一變,我心中有了底,便大膽的猜了猜,搬出了他身後所站之人——”

万俟宸的眸光凝住,卻又隱隱帶著幾分等待認證的期待,顯然也是有此想,夏侯雲曦心中一動,想到他竟然在南越軍中遇刺,當即櫻唇微動,輕聲道出了一個名字。

037迴避婚事,父子情分

章節名:037迴避婚事,父子情分

帝國曆四七七年七月中旬,時任雲州守備軍指揮使的王雲文謀逆犯上,起兵造反,此時楚皇病危,楚太子生死不明,靖王與洛王又都同時不在長安,整個長安城中權柄旁落朝堂動盪,王雲文便是利用這樣一個機會發起兵變,率領旗下五萬人馬化整為零從江州,銀州,利州等地一路潛行,五萬大軍聚集與長安城永安門之外。

彼時長安城凶多吉少,關鍵時刻卻還是鎮守邊關的三位四方將軍帶兵勤王,與永安門之前與五萬亂兵進行了殊死大戰,最終以雲州守備軍全軍覆沒而告終,在後來的第一史書《楚國志》之中,此件大逆不道之事被稱為“永安門之變”。

“永安門之變”的罪魁禍首乃是那指揮使王雲文,可是許多陰謀家政治家卻對此深表疑慮,這位王雲文雖然手段狠辣野心極大,但是他的出身不過權門氏族,楚國建國幾百年,氏族與皇族早就有云泥之別,在建國初期或許還好說,可是在日益強盛的今日,王雲文如此名不正言不順的造反之行實在是讓眾位大家百思不得其解,與此同時,那《楚國志》之中還記載著另一件事,就在王雲文起兵造反的當夜,與當時楚皇並非一母同胞的裕親王病逝。

裕王的病逝被皇家粉飾的十分乾淨漂亮,然而落在有心人的眼中,這“永安門之變”的疑惑驟然得解,民間流言飛語四散開來,官府鎮壓不力便乾脆聽之任之,漸漸地,文人士子政客智士們大都明白了這“永安門之變”的隱情,再想到裕王喪事處理的冷清而簡單,不免得更是肯定,許多文人墨客開始篆書諫言痛斥裕王此人生平,楚皇卻在此時賜下封地給裕王府家眷,待其族人十分親厚,外面的人一時間拿不定主意,反倒是一個勁兒的恭維著楚皇和楚太子的仁厚來,這都是後話。

“永安門之變”能被鄭重的載入史冊並不僅僅是因為這是楚國近百年來的唯一一場兵變,更是因為這場兵變乃是由楚地氏族權閥主導。

這此的“永安門之變”似乎給天下人提了個醒,皇權不容旁人挑戰,而現如今的楚地氏族們已經人心不足蛇吞象了,他們本該是安分守己受皇家看重的肱骨之臣,可是現如今,他們將目光落在了那最高的位子上。

王雲文字是出自西南第一大氏族王氏,此事一出,王氏逃脫不了,楚皇病疾之中下令對此事徹查,這一查下來便拔出蘿蔔帶出泥的將西南幾大氏族全部牽連了進來,犯上作亂乃是罪無可恕的大罪,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