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還是練武,初始之時,天賦遠比勤奮重要的多。
雖然說勤能補拙,但有些“拙”卻遠非勤奮二字所能彌補,天資過人之輩,修行一月等於愚笨之人修行一年,甚至有些愚笨之人修行兩年還未必能達到人家一個月的修行成果,如此大的差距,已經絕非努力所能追趕的上的。
但這只是初期,若是到了一定地步,武道修行到了極高的境界之後,天賦也變得不再重要。
到了這麼一個階段,一個武者的胸襟、氣度、格局這些東西方才是決定每一個武者最終成就的因素。
當然最重要的還有一個條件,那便是運氣。
所謂運氣來了,山也擋不住。
若是一個人氣運驚人,幹什麼事事情都是一帆風順,那麼這什麼、天資、胸襟、格局、氣度都可以拋到一邊,運氣到了,往往能使人莫名其妙的達成所願。
可是天下間但凡將武道修為提升到半步大宗師地步之人,哪一個不是氣運昌隆之輩?
又有誰的天賦才情不如旁人?
此時差別就在每個人的胸襟氣度之上。
若是似這等“蒼蠅頭上爭小利,蝸牛角上論虛名”之輩,能將武道修行到宗師地步,已經是到了極限,絕無能夠達到大宗師之理。
他的格局心胸,已經決定了他的成就大小。
這伏龍寺藏經閣內的無名老僧,縱是再過百年,他也絕不可能成就大宗師。
他這一輩子充其量就是一個超越一般武道宗師,但又永遠達不到大宗師地步的尷尬武者。
此人後路已斷。
所以縱然他揮手間就能取得楊易的性命,但楊易就是看不起他。
無它,心胸不夠,格局太小!
在書桌前靜靜坐了一陣子之後,楊易再無心觀看這藏經閣中的經文、文獻,他站起身來,準備離開此地。
他心中有一事不明,既然這藏經閣有這麼一位老僧坐守,那麼之前面具人殺害伏龍寺內僧眾之時,這老僧為何不出手相救?
想了半天,不得其所,最後楊易啞然失笑,“這是他們寺內之事,我又何必費這心神?”
當下推門出樓,到了藏經閣外。
門外兩個守門的小沙彌見到楊易出來,急忙躬身行禮,“三公子可是要用齋飯?”對於楊易與無名老僧在藏經閣內的動靜,這兩個小沙彌卻是一點都沒有發覺。
楊易擺手道:“你麼去稟報一下了然和尚,這寺內經文也沒有什麼好看的,去告訴他我這便要離去了!”
兩個小沙彌不敢怠慢,一人將楊易領到附近古樹之下的石凳石桌之前坐下為楊易端茶續水,另一個則飛快的向另一側跑去。
一盞茶剛剛泡就,瞭然老和尚便已經大步走了過來。
相比剛才,瞭然和尚臉色大好,不復灰敗之色,看來所中之毒已經被他全部逼出。
瞭然一臉訝色,“公子剛進經樓,怎麼這便要走?”
楊易笑道:“本來看到正好,忽然聞到一股臭味,在裡面實在坐不下去了,只好出來避上一避!”
“臭味?”
瞭然奇道:“鄙寺經樓常年有人打掃,哪裡會有臭味?公子稍待,吃過齋飯之後,我再讓掃地僧打掃之後,你再進入其中不遲。”
楊易搖頭道:“多謝和尚美意,我今日來寺本打算遊玩一番,見識一下貴寺的武學傳承,如今不但進了貴寺,而且還登上了藏經閣,這番收穫已經是難以想象,更何況又得了一枚悟道菩提樹葉,則更是出乎意料之喜。”
楊易抱拳施禮,“命淺福薄,不敢再有妄求。”這便準備離開。
瞭然開口道:“三公子且慢,剛才寺僧在後山收斂僧眾屍首之時,在面具人所抬過來的轎子裡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