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被洪水沖垮了的徐州城,早就沒有了先前的熱鬧與喧囂。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和溺死在洪水中的牛羊牲畜,以及人族的屍首。
當冀州國都的使官帶著帝舜聖旨趕到徐州的時候,鯀已經守在了城門口。
相互客氣了一番,當鯀接過聖旨之後,並沒有什麼其他的表現。本來嘛,就算沒有這道聖旨,鯀依舊會自行安排治水之事。
自這之後的事情就複雜多了,透過多方的排查,鯀最後選定了修堤鑄壩以堵截洪水。
這方法雖然見效快而且建造週期短,但畢竟治標不治本,一旦再遇暴雨,到時候河道水位再漲,那恐怕比治水之前還要可怕。
但是可憐的鯀並沒有考慮到,或者說根本就不知道這一點。以後當他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已經沒有再次開口的機會了。
這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華夏人族雖然人口眾多,但河道太長,即使整個華夏人族來建造堤壩,在短時間內也很難見成效。
無奈之下,鯀匆匆離了徐州趕到了幼時所遇神人的那處山林,想要尋找神人助其建造堤壩。
可是當他到這的時候,卻發現這山林雜草叢生,以前修煉時的道觀更是破敗不堪,顯然已經空置多年,
無奈之下,鯀跪在道觀之前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起身就走。
就在這時,空蕩蕩的山林中傳來一聲略顯蒼老的聲音:“你若想尋築堤之策,當可往東海蓬萊島一行!”
與此同時,一道金色的符文飄蕩而出,朝著東海蓬萊島的方向疾射而去。
鯀大喜過望,再次對著山林行了一禮,循著金光匆匆往東海行去。
同一時間,正在蓬萊島中曬太陽的李清明,心中沒來由的一陣悸動。
驚訝之下,李清明雙手快速地掐算了起來。但是隨著手上印訣的變換,李清明眉頭越皺越緊,最後乾脆直接罵道:“你妹的,是誰在算計老子?”
此刻天機呈一團迷霧,明顯的被人攪亂了。
但是要想瞞過李清明,整個華夏大地也就有數的那麼幾個人。鴻鈞算一個,楊眉算一個,玄狐也勉強有這個資格。
不過在李清明想來,揚眉沒有理由這麼做,玄狐也沒有那個膽子。那麼剩下的,就唯有道祖鴻鈞了。
越想越覺得是這麼回事的李清明破口大罵:“你妹的,你挖個坑我就必須往裡面跳?別把我逼急了,逼急了我把你也給拉下來!”
事情就是這麼巧合,就在李清明跳腳罵孃的時候,鴻鈞也在盯著面前明顯缺失了一大塊的造化玉碟看,灰暗渾濁的眸子中時不時的閃過一道道令人心悸的光芒。
半月之後,當鯀順著金色符文的指引來到東海的時候,卻發現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哪裡有什麼蓬萊島,這明明是一片空蕩蕩的海域。
不死心的鯀,在這片水域上空來回飄蕩著,但是卻依舊一無所獲。
蓬萊島中的李清明,自從半月之前感到自己被鴻鈞算計了之後,就每曰坐在生機大殿前,死死地盯著蓬萊島外的情況。
他有理由相信,蓬萊島上的大陣就連聖人都進不來,那麼麻煩事肯定來自島外。
這一曰,李清明忽然發現外面有一個人族在島外飛來飛去,而且軌跡正好是整個蓬萊島的邊緣地帶。
心中掐算之後,方才知曉這傢伙就是那有名的治水倒黴蛋,也就是大夏王朝的開闢者,大禹的父親鯀。
“他來做什麼?”李清明皺著眉頭,低語道:“前世曾聽聞鯀治水採取的乃是封堵之道。這工程太過浩大,就算舉全族之力也得耗費個十年八年的……對了,息壤!我說呢,我就說這鴻鈞怎麼會無緣無故的算計我。草,就這麼點東西還被你搜颳去了……”
說到這裡,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