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動江家的人的心思就更不可取了。
師庭迪呈上的信件,則是太子、榮國公寫給江夏王的信件——師庭迪給出的說法是:這是他私自扣下的。
太子、榮國公信件裡的內容,皆是滿心惶恐,前者擔心燕王因為戰事讓皇帝更加看重,請江夏王進京幫襯他;後者則是為著家族即將沒落滿腹憂慮,疑心燕王戰捷回京之後將太子的地位取而代之,便是太子不被廢掉,來日燕王也會成為攝政的王爺。
在佟煜書房裡搜查到的信件,是師庭逸的手筆。
師庭迪呈上的信件,是炤寧的手筆,但是,其中出了點兒岔子:
有一封信,是榮國公去年寫給江夏王的——是貨真價實的忌憚燕王、韓越霖與江府的信件。
師庭迪此次進京,本意就是審時度勢向皇帝表忠心,為自己謀一份安穩生涯。他不是江夏王,他不會因著伍太妃的緣故就對太子唯命是從——太子早就明白這一點,不然早就親自取信求助了。
師庭迪接到聖旨進京之前,便已聽說過很多事情,對大局早已心裡有數,為此,他自然要在這時候不遺餘力地幫助炤寧和師庭逸、韓越霖等人。動身之前,他從江夏王的書房裡竊取了幾封有分量卻不至於獲罪的信件,為的是以此向皇帝表明:我爹糊塗了,可我比誰都明白輕重。
之前炤寧交給他的幾封信,是她模仿太子、榮國公的筆跡寫下的,信件做舊,落款日期是在南楚皇子在大周遊歷期間。
這其實是叫他覺得詭異的一件事,不明白她如何能做到提前預知災禍並做出了應對的準備。如果是人力所致,那她手裡是有著怎樣可怖的人手?如果是事先掐算出來的……那她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妖精。
但是,他的感受不重要,江夏王府能否沿襲榮華最重要。是為此,他在經歷昨晚之事之後,從速做出選擇,表明自己的立場。
這樣兩件事情之後,不想捲入其中的太子,還是捲入了。
韓越霖與炤寧被指證的事情,反倒成了最無關緊要的一節。
如果皇帝不曾知曉太子曾不遺餘力地殺害炤寧、設計燕王,在面對這件事情的時候,少不得會反過頭來思忖,懷疑有人處心積慮地算計太子是在情理之中。
但是,太子以前的那些事,在皇帝心裡留下了太重的陰影、疑影,他對太子早已失去了根本的信任,在這關頭,心裡只有震怒。
別人正是篤定他這種心思,才敢大膽地出手,讓太子吃個舉足輕重的悶虧——事情不是太子的主意,但這是他的爪牙促成的,倘若此次得逞,日後別人還能有安生日子可過?這樣的事,務必當即杜絕。
皇帝斟酌半晌,最終還是不願意家醜外揚,將師庭逸、韓越霖、景林喚到面前,用商量的態度跟他們委婉道出自己的心思。
三個人俱是滿口贊同,誰都不提太子也該受罰一事,反倒溫言寬慰皇帝,說太子只是被榮國公矇蔽了心智。
皇帝怎麼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對此事的處置結果:
佟煜汙衊朝堂重臣,削職為民。其弟佟燁貶職,外放至地方任職縣丞。
皇帝倒是想把榮國公抓回來,很不對把他處死,想到如今那人的處境根本是生不如死,也就收了這心思。之後,他並不打算與太子細說此事,當日見到長子,絕口不提白日裡那些是非,態度是平日裡慣有的溫和,只是少了些許親切隨意。
炤寧在當晚聽說了這些事情,只是淡淡一笑,心裡更為看重的,是如何能趕在皇帝離京避暑之前給韓越霖和昭華公主賜婚。
這種事,賜婚的日子越早越好。如此一來,昭華最遲到冬日便能成為她的嫂嫂了。
又畫好一名東宮死士的畫像,她細看了看,滿心的不舒服,放下畫筆,轉去沐浴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