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就是活生生的進化史,一群人懵懂無知,盲目的聽從自己的指令。
一群人已有了基本的認知和思想,他們渴望知道更多的東西,渴望弄明白自己腦海裡的東西。
王揚很認真的看著他們,神情肅穆中帶著一絲欣慰,他很樂於見到眾人的成長,不想一個人操作一臺機械般的操縱他們。
再怎麼說,他是一個人,一個現代人,需要更多的交流與溝通。
當然,其中不乏一點兒私心,他想有人幫自己,自己再厲害也是一個人,不可能真的事事親自出馬。
一個人解決一群人的難題,聽上去很有個人英雄主義色彩,感覺很偉大,很自豪,可英雄當久了,會累成狗熊。
他隱隱覺得。自己有往這方面發展的跡象。
現在看眾人的樣子,似乎想知道點兒東西。
他決定晚上再和他們解釋。
一天下來,眾人大汗淋漓,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堅定的拔著雜草。
王揚洗了個澡,甩了甩頭髮,便把眾人聚在一起,向他們說明拔雜草的意義。
他舉了個最簡單的例子,一棵樹上有五個果子,一個人吃可以吃飽。兩個人吃可以半飽。十個人吃。誰都吃不飽。
吃不飽就得餓死,沒死的人也因此瘦弱如柴,沒有力氣。
眾人看了以後,表示理解。又表示不理解,理解的是,知道王揚在說,植物也得吃東西。
不理解的是,植物們吃什麼東西,於是他們便問。
王揚微微一愣,這回要怎麼解釋?用眼睛看不到的養分怎麼形容?該死的光合作用怎麼形容?
他無奈,只好指了指水,表明它們吃水。
他們更不解了。再問,既然喜歡吃水,多澆點兒水吧。
王揚答道,它們也會吃不下。
眾人,啥時候吃不下。
王揚……
疑惑復疑惑。疑惑何其多,我生待疑惑,萬事成蹉跎。
這是一首好詩啊,王揚無言想道。
最終,這件事沒有繼續解答。
而王揚則是將重心放到了另一件事情上,燒製口薄薄的黏土鍋。
第二天一早,眾人都去拔草了,他便開始燒鍋,首先他捏了一口薄約五毫米的平底鍋。
然後放到平鋪好的乾草上等其乾燥。
等到中午,平地鍋的外面便成了型,然後他再升火,燒鍋。
這一燒就燒到了晚上,外邊基本固化,裡邊兒是啥情況還不懂。
王揚沒有浪費時間,直接在一邊燒製的過程中倒入了錫粉,一起燒製。
由於平底鍋比較厚,錫粉煉化的時間很長,過了很久才煉出錫汁。
他拿住沾過水的獸皮,包住滾燙的鍋柄,倒入模板中。
“滋滋~”錫汁與模板接觸,升騰起一陣白氣。
他倒入了四個模板中,熄滅火堆,等待冷卻。
到了第二天,錫汁冷卻好了,不能說完全冷卻好了,摸起來還有點溫度,但不燙手。
輕輕敲掉木板邊緣的黃泥土,露出一張兩厘米厚,四平方的錫板,拿在手中,用力一按,能按進去兩個指印。
錫畢竟是錫,根本就不硬,可塑性超強,拿這錫板拍人的話,估計拍一百下都拍不死。
四塊錫板都被取了出來,放在一旁,王揚又升起火,燒一些錫汁。
錫汁快速在火中熔化,王揚先將一塊錫板平平的放到地上,其他三塊錫板垂直的在邊緣相接,豎起三面牆。
然後舀了一碗錫汁,輕輕的倒在這些牆的連線口,讓人拿住不要鬆手,等待它們成型。
這個過程的冷卻速度比錫板快多了,不到一個小時,就連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