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視線都吸引過去了。比起北邊的隊伍來,南邊的氣派大多了。前導的長木牌紅地金字“大興城隍”四字格外醒目,後面是十六對吹鼓手,一律紅衣鑲金邊,接下來是四個囚犯,腳鐐手銬,披髮帶枷。楊度又問:“這四個人犯了什麼罪,要如此示眾?”

夏壽田笑道:“他們都不是罪人,是好人。”

“那為何要這樣當眾丟醜呢?”

“他們這樣做,是為了求得城隍爺的歡心。”夏壽田解釋,“城隍爺一歡喜,就賜給他們福氣,或保佑他們無病無災,或保佑他們發財做官,或保佑他們早生貴子。”

突然,人群中大起鬨,都說:“快看呀,快看呀!”

楊度、夏壽田看時,只見四個囚犯後面走著四個人,有兩個人的手臂上懸著鐵鉤,鐵鉤不是掛在臂上,而是穿過臂肉,下端還吊著一盞點燃的油燈,時時可見鮮血從臂上流出,順著鐵鉤流進燈盞裡。另外兩個更可怕,鐵鉤穿過腮幫,下端託著一根點燃的蠟燭,千千萬萬雙眼睛都投向這四個可憐人,到處是嘖嘖聲、嘆息聲、驚異聲、讚揚聲。楊度又不明白了。夏壽田在京師住了四五年,對此很熟悉,便又告訴他:“這都是些苦命人,或從小就死了父母,或老來失去兒女,或一生受貧受累,他們自認罪孽深重,甘願受非人之苦來贖罪以求來生。”

楊度十分感慨地說:“今生已經受苦了,還要加一項這樣的苦來受,如此折磨自己,來生就有福享了嗎?”

後面十六抬的顯轎中也端坐著一具城隍偶像。這城隍身軀魁梧,頭大臉方,還留著兩尺來長的赤色鬍鬚,身穿大紅袍,頭戴十二旒平天冠。轎後判官小鬼一大群。夏壽田告訴楊度,大興縣的城隍是用樟木雕的,所以身寬體胖,這個城隍喜歡講排場,他出巡時要隨從眾多浩浩蕩蕩,百姓依著他的性子,他就保佑護衛,不順著他的性子,他就降災降禍。

這時,兩隊城隍在大門口會面了,都站住。北邊舉牌的大漢厲聲喝問:“前面來的是何方人馬?”

南邊舉牌的大聲回答:“大興縣城隍奉玉帝命出巡,特為朝拜京師城隍大王。你們是誰?”

北邊的答:“宛平縣城隍奉旨巡視,專程進謁京師城隍大王。”

南邊的再問:“請問帶給大王什麼禮物?”

北邊的再答:“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請問你們給大王什麼禮物?”

南邊的回答:“風調雨順,四境平安。”

然後北邊南邊一齊高喊:“老哥,你請先!”

此刻兩隊的鑼鼓嗩吶都響了起來,把即將結束的廟會推向高潮,四周圍觀的人群無不笑逐顏開。就在這個時刻,楊度突然發現一個身穿藕綠色衣褲的年輕女子,正望著宛平城隍的藤像甜甜地笑著。那神態,那笑容,正是五年前邂逅江亭的靜竹!更令楊度興奮的是,那女子右手還拿著一把絹扇。是的,她一定就是五年來自己時常想起的、前些日子踏破鐵鞋尋找的那個心上人!楊度顧不得與夏壽田打招呼,便穿過密不透風的人流,向那女子奔去。

待到楊度快要走近綠衣女子身邊的時候,綠衣女子卻移動了腳步,楊度也便隨著她走,眼睛死死地盯著,生怕她被人流淹沒了。慢慢地越走人越稀少,看來這女子是要離開廟會回家,楊度暗自歡喜。快要走到石駙馬大街的時候,楊度加快了步伐,看看離那綠衣女子只有一兩步了,楊度輕輕地叫了一聲:“靜竹姑娘,你停一停!”

或許是聲音太小了,那女子並沒有停步。楊度又叫了一聲:“請停一停,靜竹姑娘。”

女子停下來,回過頭一望。楊度大吃一驚:原來她不是靜竹!那女子卻依舊甜甜一笑,主動問:“剛才是先生你在叫靜竹姑娘嗎?”

“對不起,剛才是我在叫靜竹姑娘,我認錯人了。”楊度十分失望